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金剛經閱讀報告(曾慈輝)


第五屆研習班優異作品

前言:小時候的記憶便是滿天神佛了,緣於父輩在澳門開設一所神佛雕塑的小店,舉家前鋪後居,除滿屋子木雕外,更常隨長輩到寺院勞務、遊逛。及至1991年,工餘之便,參加三輪佛學社的佛學星期班,開始正式聽聞佛法,但塵務繁忙,今年終踏上退休之時,方能用心經學,亦是佛緣吧!
本文以鳩摩羅什法師的漢譯金剛經文本為探究對像,對經中內容加以簡明的論述。

一‧金剛經的屬性
    金剛經是簡稱,全名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屬早期的大乘般若系列的經典。大與小是相對的空間概念,乘是搭載的意思。為清楚說明「搭載」的意思,首先要理解依循大、小乘修行所能達到的果位,亦即究竟的目標。


路向
修行方法
所達究竟果位
 受益眾生
小乘
戒、定、慧
(四諦、十二因緣)
阿羅漢
偏重個人 的解脫
大乘
六度四攝
無量數
(同體大悲)

小乘偏重個人解脫的說明
《雜阿含經》: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諸漏」說的是由無明所引伸出來的各種煩惱,是眾生在有為法存在的色境之相對世界中所產生的身、心苦惱。
當如法(四諦、十二因緣)修行後,便能達到脫離業力的牽引,不再受輪迴之苦,得到個人的自我解脫。

大乘自利利他作為解脫的說明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華嚴經》是漢傳佛教形而上的思辯中的華麗展開,最終究竟的佛果,亦即所謂的「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是透過利益有情眾生而得來的。因此,從利他的悲行中產生了無量的福報,並配合無偏執的中道思想,才滋長出無上的功德--般若智慧,以各種大悲的利他行為,廣渡眾生。若此,方能證得菩提佛果。

佛陀以還至大乘佛教出現的演變
1. 原始佛教
   迦釋牟尼佛在世至部派佛教出現前的一百餘年間,佛教的教團組織與教義大致跟佛陀在世時分別不大。教義的核心可以從馬勝比丘回答舍利弗的答問中透視出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簡括而言,就是「緣起性空」。基本教義由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理論構築而成。
2. 部派佛教
   佛滅後約一百年,由於眾弟子對佛陀的教誨有不同的理解,在時間流轉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不同的派別,各本所宗。南傳佛教對教團分裂的起因是這樣敘述的:不同地域的僧人對乞食時不可收受金銀的戒律有不同的觀點,最終各行其是,便進入部派佛教時代。要略分為上座部、大眾部,然後再分裂下去。根據南傳佛教記載,共分裂為十八個部派;北傳佛教則記述為二十個部派。
    部派佛教時代的大分裂、大辯論,就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使思想得以活潑開揚,為佛教理論的發展與傳播,開闢了新的契機,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3.大乘佛教的興起
    部派佛教的末流,成為嚴密煩瑣的哲學思辯,不利向社會大眾傳播;此外,離佛陀生活的年代日遠,對佛陀的思憶,進而跟從佛陀宏法利生的嘉行;由一個現實人生的偉大導師,而變身成為一個福慧兩足尊的宗教崇敬對象,實為時代的需要。

金剛經的知見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般若經內容的撮要,早期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論依據,約於公元二世紀成書,亦正是印度龍樹菩薩生活的年代。龍樹菩薩所著的《大智度論》,正是解釋般若經的論著。他的中道思想,不執二邊的主張,溶入大乘佛教發展的脈絡中,在中國的大乘佛教享有「八宗共祖」的美譽。
    般若經的核心理論在於「空性」與「慈悲」。貫切金剛經的主旨在於「破執」,既破實有,亦破頑空。換言之,成就所謂「人法二空」、「真空妙有」的中道思想。
1. 破「人執」
   金剛經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人類生活於一個相對的物質世界中,由於無明的衝動,起惑造業,執「我」為實有,遂起諸種苦惱,四相交煎。
這正恰如老子所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要瞭解金剛經的宏旨,首先要明白「福德」與「功德」的分別,方可領略當中的法要。





    梁武帝此一問,達摩就知他心有所住,墜入四相的羅網之中,與「功德」的成就條件相去甚遠,那有功德可言。
    修世間法與修出世間法是兩條不同發展的道路,本無交集。金剛經指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就可以把有為的福德,同時變成無為的功德,亦即所謂「福慧雙修」了。
不執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亦就是破除「我執」的束縛。

2. 破「法執」
    金剛經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何謂「法執」?一切生成物欲相狀的概念、緣由、道理,皆可稱為法,這是從觀察有為世間的變化而得來的。但三十一品所要說明的,是由何法去修習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那當然有八萬四千無量數的法門。可是,金剛經的全名是具有「波羅密」在其中,亦就是到彼岸去;所靠的工具是甚麼?清淨行法,也就是佛法。
    金剛經第六品引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在成佛的修持道路上,清淨行法固然重要,但到彼岸後,便需「非法」了。
    法寶壇經《疑問品第三》無相頌: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所謂忍無所忍,清淨梵行早已內化於心,戒即非戒矣。
    亦如金剛經第十四品記載佛本生於歌利王時,被節節肢解: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所以不起嗔恨,是修持六度中的「忍辱」波羅密門。忍而無忍。所謂「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無念自無嗔,故如來在燃燈佛所,實無一法可得,便是此意。
金剛經的「破」與「立」
    根據上述的討論,金剛經既破「人執」,亦破了「法執」。經中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分》的六如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把塵世間比喻為夢、幻、泡、影、露、電,各種相狀似有還無。如實觀照,總離不開因緣所生,是故無常,無常故無我,無我故無我所。
    現代人喜說「生涯規劃」,金剛經又如何積極地安立人生的旅途呢?在金剛經第十四品《離相寂滅分》中說: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  根據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記載:「祖以袈娑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可見此無所住心的重要,是金剛經的核心所在。
    此「無所住心」恰正亦是金剛經所要立的「生涯規劃」。換句現代人語:積極而不強求。用「般若」智慧(無所住心)為導航,以大悲水在器世間中饒益眾生。如是,既長福德,亦增出世間的般若智慧(功德) 。假以時日,當收智慧花果,成等正覺。把有為法與無為法巧妙地連結起來,就正是這個無所住的心。用此無所住心,指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當可安渡苦海的此岸,達到止息煩惱的彼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