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雜阿含經選釋-人生真的是苦嗎?為甚麼?(學員:鄭展鵬)


 2017年第五屆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

喬答摩悉達多於二千五百多年前,坐在尼連禪河邊一棵樹下,證了正覺,了悟緣起(因緣)甚深的道理成為佛陀----覺者。

佛陀自人生現實的生老病死問題中,研究其果,推察其因,所觀察出的現實真理,這真理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判斷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來衡量「法」是指普遍的必然理性,「印」則是指依此普遍的必然理性(法)而能證實為究竟正確者。

《雜阿含經》第474經中,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學佛除了藉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法印來作為了義佛教的判準外,有於諸行無常之下加上「諸受皆苦」一句,這就成為「四法印」。因為凡是無常的,就會有生、住、異、滅的,無常故苦便是其中一種實相。

人生之苦,包括身()苦、心(受、想、行、識)苦。除了飢餓、生病等自身的問題,還有身邊的父母家人、朋友同事,種種意外、不測。先妻三十六歲,便因肝癌往生,留下十一歲的女兒。彌留之際,只望多活一些時日,可以見到女兒中學畢業,臨終也要受求不得之苦。二十年過去,仍放不下,唯有寫詩抒發感情:

            伊人誓去心悲痛,
            凝望空庭淚滿腔,
            獨坐窗前難入睡,
            尋尋覓覓盼填房。

雖然續弦再娶,能減少苦痛嗎?當然不可以!接著四十三歲的四弟因交通意外突然身故,臨終時沒有留半句話,白了頭的父母卻要送黑頭人!愛別離之苦並非人人能接受,不少因另一半離去而導致精神崩潰,更甚者自殺!
若問生活在香港苦嗎?有人說香港是天堂,到處有美食,交通方便,免稅購物。可是在2016年,香港貧窮人口按年輕微上升至1,352,500人,貧窮率為19.9%有人放工到街市地上,檢一些還可以吃的蔬菜,有工人每天花幾小時在交通工具上,有些小童十多歲未看過電影,未到過海洋公園,更不要奢望坐飛機出國旅遊!

如此說,富人豈不是生活愉快,無憂無累?非也,無論貧富,總離不開老病死。可能富人能買較貴的藥,住環境較好的醫院,但能減輕病苦嗎?
蘋果電腦創辦人喬布斯臨終的講話,談到他不能帶走一生所賺到的財富。全世界最貴的牀是病牀。他可以請司機駕車,投資讓人幫他賺錢,但不可以付錢請人代替他病。他留下大約10.2億美元遣產,卻學會及教人珍惜生命!

佛說無常經》中,佛對比丘說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汝諸苾芻!此老、病、死於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是故應知,此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

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中,佛陀告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瞭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如何去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道品。

佛說無常經》中有兩句:「三四二五理圓明」,三四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也。二五者,五根、五力也「七八能開四諦門」,七謂七覺支,八謂八正道。合上文三四二五,共為三十七道品,幫助記憶。佛陀開示的修行法門實多種多樣,但三學(又稱三無漏)戒、定、慧則離不開三十七道品,又稱三十七菩提分法。依此老實修行,自能踏上解脫的正道上,有機會經過多生多世的修行而成佛。

《妙法蓮華》中共有七種比喻,其中繫珠喻(又稱衣珠喻),說明眾生為自己解脫(小果),甚至世俗事務的衣食忙碌奔波,卻不知心裡早有佛陀增與的寶珠―――「一乘佛法」。寫詩一首讚歎佛陀的慈悲
            明珠暗藏汙衣內,
            愚昧凡夫不自知,
            也許遺忘已累世,
            聞思修慧遠瞋癡。

在《雜阿含經》第406經裏,佛陀引用了「盲龜值遇浮木」來說明想要生而為人有多難!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還不趕快修行!可是參加過兩次短期出家(五天及七天),便知道今生安於在家居士的角色,感悟到:

            剃掉三千斷續絲,
            猶存煩惱自心知,
            菩提欲證由煩惱,
            精進修行莫嘆遲!

慾望本是中性,如精進修學佛法是好的。但是急求解脫,反而生起另一種煩惱。雜阿含254經》中,佛陀向二十億耳所開示的一樣:「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
能夠調適而處中道而行,這是在長途修行路上所必須要學習的。

明白了,便知道「斷、捨、離」的真正意義不是:「斷」絕所有關係,「捨」棄全部所需,「離」開一切眾生。而是「斷」除煩惱,「捨」棄貪欲,「離」開瞋恨。

《雜阿含335經》中,佛陀主動講給弟子聽「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我們所看到的、想到的東西,都是「來無始、去無終」的。因為因緣所成的法,全都要很多條件才可以造成。有著這麼多條件,那就沒有辦法找到哪個才是起初的第一個條件,這就是無始。有著這麼多的條件,如果它要變壞或毀滅,亦找不到哪個條件最後壞滅。所以,沒有一個單獨條件,可使事情發生,也沒有單一條件,可使事情壞滅。還有世間的所有事物都在無常變化之中。所以他說:「此所生法,無實可得。生已即滅」。

世間任何事情都如空中鳥跡,鏡中影像。我們不能否定鳥兒確實飛過,站在鏡前看到自己。但正因為天空中沒有痕跡,其他的鳥兒才禮能自由自在地飛行。而鏡中沒有留下我的影像,鏡才能映照其他人。所以,「有」不是自己有,而是一切都有,只是自己沒有。如心經中: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學佛就是要明白無常、苦、無我的道理,感悟到:

            斷弦再續情難了,
            欲入空門靜待緣,
            俗世凡塵如夢幻,
            遊心法海樂乘船。

印順導師經常說因緣不可思議,勸勉學佛應「以念誦懺悔培養宗教情操,安立於聞思經教慧學中,不求速成,以待時節因緣。」

明了眾生皆有佛性之說,具足信心,在這紛擾繁亂的城市中,精進修解脫道,擦亮被塵埃封蓋的心鏡。面對煩惱,接受世界就是這樣的,境隨心轉,生起智慧,即唯識宗所立,將有漏之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包括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而處理好人、事、物之後,立刻放下,那麽煩惱變生起,成就菩提。換句話說,沒有煩惱,那有菩提?煩惱即菩提就成立了。

因果法則中,緣是最重要的,以「我」這個身心作為助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而解脫,更明白世事萬物空無自性,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心行菩薩道(六度四攝),因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心無罣礙,從利他中自利,但願眾生可以一起成佛,人生還真的是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