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1.唯識學:建立第六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有何用處? 2.止觀於轉識成智有何作用?(學員姓名:方小玲)


2017年香港普明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

A 前言

大乘佛教發展到西元四、五世紀之間,出現由無著、世親兩位論師所開出的唯識思想,建立了「瑜伽行派」,這派後來在中國被稱為唯識宗、法相宗、慈恩宗,或稱為有宗,印順導師則稱之為「虛妄唯識論」。
唯識思想的確立,乃從理論上解釋部派佛教幾百年來對於輪迴及解脫主體的問題、業果流轉的過程,亦整理了大乘佛教修行綱目與證果的次第問題等等。

B唯識學說的思想淵源可說是順著三條路線而來的:

一,唯識思想淵源的第一條路線:就是從承接著原始佛教以來對認識活動的探討而發展,這即是從心意識方面的討論而來:
從原始佛教以來所討論的心意識說,從心識的活動,而討論到認識活動的過程。原始佛教以來,便設立了心理活動的種種名稱,例如屬於心理作用的「受、想、行、識」,屬於認識作用的「六根、六境、六識」說法,但因心理活動的多元化,因此有時分別以「心」、「意」、「識」來說明心體,不過當時尚未有嚴格的界定,祇是反映出認識活動的複雜性。到了部派佛教時期,對於心意識的討論逐漸有了分別的界定,以「心」為積集義、「意」為思量義「識」為了別義,心理活動的分析亦逐漸複雜起來了。
唯識家在這方面,乃建立及開展了有情的深層心理結構,作為精神的主體心識,並將心識開列為八個,稱為「八識」,而以「阿賴耶識」作為精神活動的根本,積集善惡諸法的種子,稱之為「心」;「末那識」以思量自我的心理活動為主,稱為「意」;而以「前六識」集中於了別外境的活動,稱之為「識」。唯識系並由此而開展出龐大的心理結構及認識活動的系統。

二,唯識思想淵源的第二條路線:是自部派佛教以來對業果輪迴所面對的難題。
第二條路線是須要解決部派佛教的一個極重要問題,這便是討論無常、無我與輪迴所出現的困境。在原始佛教時期,由於重點放在修行實踐,從觀察身心當下而直接達致解脫。佛陀在對弟子說法時,每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來教示弟子。但另一方面,佛陀亦接受當時的輪迴說法,因此便觸發了很多由業果而產生的問題,與無常、無我思想引起了衝突。如何解決生命延續的問題。唯識論者提出了「業種子」的說法,並建立種子就是「阿賴耶識」的結構,從而解決業的轉化、保存乃至輪迴主體等問題

三,唯識思想淵源的第三條路線,便是從初期大乘緣起性空的討論而發展出來的存有及實踐理論。

唯識思想淵源的第三條路線,便是源自空宗思。般若經提出「諸法皆空」的思想,標示一切的存在都是空的,龍樹在《中論》展開了論證,破除外道及部派弟子的各種偏執,開展著「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的論說。唯識論者從事物的存有角度來看,這「空」便是描述事物的真實狀態,唯識家認為空宗並沒有說明如何去認識這「空」的真實,亦沒有指出如何從經驗的層面來認識、掌握空性。空宗祇著眼於破除弟子的執見,以作為實踐的歷程,而破執之路最後必然地破盡一切語言概念,達至畢竟空之究極。但這條道路很易令人誤解「一切皆無所得」之意義,於是破壞一切法的作用,最後墮入虛無主義的窠臼。
因此唯識學派延續著對「空」的討論,指出「空」不單是實踐上掃除執見的方法,同時亦指存在的最高真實,更是認識的對象,這是將來成佛時的智慧所照見的對象。這便將「空」發展成為一個認識論上的觀念。
唯識思想從經驗心識上來說明實踐的歷程及依據,並認為破除執見的方法只是排除了認識層面上的虛妄心識活動,但在此經驗心識之上是有一超越語言的無分別智,此並非與經驗的心識同一層面,而是超越世間相對語言概念的超越智慧。這是透過實踐修證,由經驗心識超越轉化而成就的。這智慧可以直接如實把握最高的真實境界,這即是空性,亦即是空宗所說的緣起性。

C唯識思想意義
「唯識」一詞,最早乃見於《解深密經》的〈分別瑜伽品〉,p.85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識所緣的「識」是能緣的見分,「所緣」是所對的相分;唯識所現的「識」是能變的自體分,「所現」是相見的二分由自體變現者。主觀的見分所緣客觀的相分決非心外實法,是由識的自體分所變現的內心假法。
羅時憲《唯識方隅》p.33「識」是了別義,即是眾生所有的瞭解辨別之力。「唯」是遮遣之詞。《成唯識論述記》云:「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遮境有」者,即是否定離識獨在的境。又云:「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簡心空」者,簡是簡除,心是識之別名,即謂眾生之識,雖是無常之法,且待緣(展轉為緣)始能生起,然不是無。故唯識一詞祇遮離識獨在的世界,並不否定宇宙萬象及其實體之存在,但不離識而已。
「唯識」的意思是指「唯識顯現」,意即萬法不離心識而顯現。

D《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的是《唯識三十論頌》,是世親菩薩真正建立唯識思想的重要經典。百法是五位百法:色法十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心不相應行法二十四及六種無為法,構成五位百法,與八識相應或不相應。
世親菩薩在唯識思想建立三能變的學說:(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唯識學家提出了一切法存在三種形態的說明,這便是三自性的論說:
第一類是「遍計所執自性」,它是雜染,周遍計度,在虛妄經驗分別下的存在。
第二類是「依他起自性」 即是緣起,六根對六境。
第三類是「圓成實自性」,它是無為法,清靜,真實不虛妄,也就是真如,涅槃。
第二十五頌:「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說明圓成實是真如,即唯識真實性
第二十六頌至三十頌乃說明菩薩修行之階位,依次序為:資量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和究竟為:「乃至未起識  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三十頌是意識的活動,即是我們的精神狀態,前十五頌是有為法,不實概念,是世俗諦。後十五頌是趣向無為法第一義諦的出世間法。第一義諦是解脱身、大牟尼名法,但我們不能離開世俗諦去講出世間,即是不能離開生命所有一切經歷去講出世間。我們必須去理解在世間法裡種種無常,我們有何執著,它怎樣影響我們,便知道所有行為都和意識有關係。透過禪修禪定,於出世間法修行,觀察前十五頌世俗諦,透過不斷修行觀察,停了偏計執,圓成實便能出現,真如涅槃,便是圓成實範疇。

E,第六意識的意義和作用
前五色是現量,於意根法處所攝色成為意識,意識是有覆無記、是比量、實際是指整個精神的活動方式和內容、前十五頌是世俗諦,講生命過程所面對的現象,眾生如何思考量度, 計較(除了在無想天、 無想定、滅盡定 ,熟睡和昏迷)時例外,所以它是有間斷的審慮思量。一切都是意識的作用。意識就像我們行經 泥寧,必被污染。
羅時憲《唯識方隅》P.58,第六意識以第七末那識為所依根,以一切法為境,此所謂法,乃過去,現在、未、有為、無為等 一切法也。通塗所謂思慮分別,皆是此識之作用。.......... 言「意」者:謂此識以第七末那識為所依根,末那識亦名為意;根立命,名為意識。

F,第七識末那識的意義和作用
末那識也是意識,羅時憲《唯識方隅》P.59:第六意識以第七末那識為所依根,末那識亦名為意; 根立命,名為意識。
它是非量,執我 (一、常、主宰)不間斷審慮、思量、計度。起我執令善等法有漏,故也稱為污染識。無著菩薩認為如果思量活動在我痴(無明)等煩惱心所影響之下,他的方向就不是向外取境,而是內在虛構自我(我執)的觀念來,所以是一個被煩惱心污染了的意思即稱為污染意。唯識進一步安纳污染意為第七識,讓眾生認知我們的我執,與以前一個向外取境的意識分開。
羅時憲《唯識方隅》P.59:此識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所依根。阿賴耶識從無始來任運相續,似一、似常,與世間所執的實我相似,故末那識轉缘賴耶(見分),分別計度,執為自內我( 自我及內我) 堅牢不捨。.........恒時審細思量,虛妄計度; 故名末那。末那是梵語,義譯為意; 意是思量之義。所以用音譯者,為簡別於第六識故。

G,第八阿賴耶識的意義和作用
阿賴耶識又名含藏識,攝持一切法種子,它是無覆無記。非審慮沒有計度。
羅時憲《唯識方隅》P.59:第八阿賴耶識,乃生起其餘諸行之根本色,(賴耶亦是諸行之一。) 此識能含藏諸行之種子,無始以來恒時現起,以末那為所依根,以種子、有根身(有五根的身體) 及器世間 (眾生所住之物質世界,如器。)為所緣之境。
如前所述,第八阿賴耶識的作用是解決生命延續的問題。唯識論者提出了「業種子」的說法,並建立種子就是「阿賴耶識」的結構,從而解決業的轉化、保存乃至輪迴主體等問題,也是破除外道所持的無因、無果、無緣、 無業報、命定論、 斷滅論等等的邪見。

H,八識的理論 原始佛教從經驗世界的認知上建立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但唯識家認為這六識祇能解釋經驗產生之心理活動,並不能解釋作為經驗人格的統一體,以及生命在與世界存在之本源。因此在六識之上,更設立了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用以解決上述問題。此八識各有不同的對應對象,前五識所對應的分別為色、聲、香、味、觸諸境,第六意識所對應的對象為概念、形象等心理活動。第七末那識所對應的對象是執著自我,它是深一層的意識作用,會不停地生起思慮活動,攀緣著阿賴耶識而執之為自我。第八阿賴耶識可以說是存在之本源,它的結構是由無數善惡行為種子及名言概念種子組成。它又有譯作異熟識、種子識、阿陀那識、根本識、第八識等名稱。它的作用猶如一個倉庫,將我們所有的精神潛存作用儲存下來,所以又稱為「藏識」

I,理論上,止觀於轉識成智的作用
止觀於轉識成智的作用,便是透過努力不懈的修行歷程將有漏的凡夫經驗污染心識轉化為無漏清淨的佛智慧,將凡夫的分別計執的心識,轉化成無分別的超越智慧心靈,也就是轉識成智的實踐路向。即是將有漏染污色蘊轉捨而至佛果無漏四智, 也就是將世俗諦轉化為勝義諦。把握客觀當下的依他起性,達致圓成實性的真實存在,故稱為轉依,這即將有漏心識轉化為清淨智慧,故又稱為轉識成智。八識經過轉依可轉為四種智慧:
前五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名為成所作智;
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
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
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

成所作智是成就世間一切事務所需要的知識或技能 諸佛為利樂一切有情,以身口意三業成辦度化之事業,故而化身示現十方。

妙觀察智能善觀世間種種事象的性格及屬性而自在無礙,隨著法之因緣及因應眾生之機性,以利益方便來度脱他們。

平等性智是第七識放棄執持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之後所轉成的大智慧,此智能斷除我法二執,觀照一切眾生自他平等,故能生起大慈大悲之心施濟度化眾生。

「大圓鏡智」猶如大圓鏡之清淨圓滿、清徹無漏,凝然不動而
遍映萬物,纖毫畢現,完全沒有任何執著,同時了解事物的普遍相與特殊相。普遍相即是空相,特殊相即事物個別的特徵。此智對世間事物瞭若指掌,更能攝持無盡功德,遍顯諸佛國土。
轉依的過程是在登菩薩地之後,先轉第六識及第七識,繼而轉前五識及第八識而成佛,故有說第六識及第七識是在因地(菩薩地)所轉,而前五識及第八識是在果地(佛地)所轉。轉識成智基本是在阿賴耶識中進行,因為所有種子包括前七識種子都統合在第八識中,轉識成智是要在種子的轉化中著手。

J,轉識成智之實踐修行
何要轉識成智?在(I)的部份已曾略述,即是將有漏染污色蘊轉捨而至佛果無漏四智, 也就是將世俗諦轉化為勝義諦。而佛陀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的是苦與苦的熄滅,轉識成智能達至涅槃,使煩惱火熄滅,煩惱也是苦。
為何人生有苦?就有情的現象來說,對苦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分類,如:老丶病丶死三種身苦;貪丶瞋丶癡三種心苦;地獄丶餓鬼丶畜生三種後苦;生丶老丶病丶死丶愛別離、怨憎會丶求不得丶五陰熾盛苦稱為八苦。佛家也將苦分為三類:苦苦丶壞苦和行苦。《増一阿含經》中説:「愛與欲相應,心恆染著,是名苦習(集)諦」。由此可見苦的根源主要就是渴愛,由愛而起惑,造業,結果產生苦惱的人生。但愛以受為緣而生,輾轉相依而構成了十二緣起的說法,人生流轉生死輪迴的苦果。除了渴愛,有情有漏人生的一切煩惱及各種善惡行為,都是根源於先有我想及貪丶瞋丶癡等根本煩惱,起惑造業,招集人生的諸般苦惱。無明可以構成苦,無明是不能如實了知佛法真理,事物真相的狀態丶不知緣起、因果業報丶邪見、執常丶樂、我丶淨四顛倒等。
從日常生活中 醒覺為何有苦,要知道苦與煩惱怎樣生氣,怎樣避免,從過往的經驗,覺醒重新抉擇。
止觀於轉識成智有著一份很重要的地位,要實踐轉識成智,我個人認為必須了解八識和五蘊的運作。五蘊是色受想行識,有情世間的物質和精活動狀態。五蘊就是我們的身體,也是緣起,五蘊與十二處(一切法),十八界(精神活動)有著重要的關係,五蘊潛意識不斷變化運作,只有止觀靜心才能察覺,可以看其變化。前五識對外境不會產生任何情緒,因為前五識是現量,未有計度,當進入第六意識時成為法處(法處所攝色,一個影像),比較,量度,計度,不同的情緒例如喜怒哀樂便產生了。所以有憤怒、躁動、歪念時,停了意識的生起會有幫助,我們可以觀呼吸 念佛號等等來停下聯想。
第七識末那識執識為我,我是一、常、主宰,苦惱之源,並且有四惑:我貪我痴我見我慢,八大煩惱: 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末那識以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之境,所以我們先要處理好第七識,其餘便可慢慢轉化,清淨了。
前十五頌是世俗諦,講生命過程所面對現象,如何思考量度,一切都是意識的運作 我們可以修無心二定(無想定、滅盡定 /滅受想定。) 透過無心二定,體會到第十七頌「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一切都是心識的運作。無心二定可以對治意識,是有效工具去處理意識。
用十二緣起去看五位百法,所有現象的相續變化都是緣起、無常。我們必須醒覺了解前十五頌的運作。其次,我認為應該要做的還有以下數項:
1.從信解行證,聞思修,按步就班而上。從聞所成慧,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正見,多聞薰習,生信解,建立信心;思所成慧,行持守戒,如理作意,改正思想行為;修所成慧,止禪生定,觀禪
能長養智慧。多作實踐,還需自證。
2. 持五戒,行十善
殺盜淫妄酒都不要做。守護六入根門,守護根門是守心,不攀緣外境,心不隨境轉。
3.種子薰現行,現行薰種子:
種子呈現為現行,再由現行化為種子,所以我們要多作善業,令善種子生長。
-日常生活中不斷認識認知自己,留意當下行為,調節自己,除去歪念、惡行。看見過往業力,能夠覺醒重新抉擇,這便是慧,七覺支的擇法覺支。
-觀五蘊無常,將善的技巧加以訓練,摒除陋習。
4.修習八正道(正見為先導,正見能引起正志或正思維;對外要正語、正業、正命;離惡行善的正精進;對內則要修正念正定,便能心淨)
5.偏行、別境心所是導演,它們在第八識資料庫內找尋過去經驗、資料 隨心計較計度,作善作惡。我們必須由觸著手,根、境生識;根、境、識生觸,所以免避觸的產生。觸能產生受,受能生愛,愛能生苦、貪、嗔、癡也由此而生起。禪修時,讓第六意識保持在現量的階段便不會觸境而生受/心,只要是定心觀察雜念,觀身心的變化,不攀緣外境,不揣摩,離言絕慮。觸也生作意,作意是起心動念。
6..三無漏學一戒定慧/三十七道品。以戒學為先,改善日常行為是修行的第一步;定學,修止除貪嗔癡、焦慮不安、煩惱疑惑等心念,令心安住,改善思維力及專注力;慧學,由禪定長養智慧,藉著聞思的礎,修習止觀,深入觀察諸法的實相。
7.修習四念處(身受心法),禪修是培育心智的方法,觀五蘊無我去除貪嗔痴、我、法二執。
-止能生定,令人有輕安愉悦的感覺,暫時離開煩惱,有助解決問題;觀能長養智慧,所以修習止觀是十分重要的。
-平日,無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可修行。也可觀察心的狀態,是否喜、怒、哀、樂、平靜或燥動,这雜染心有否影響我們。
-無時無刻觀察五蘊,覺醒自己的煩惱,改變以往的習氣,行為,讓自己改善過來。
-禪修時有雜念,只需要攝心,看著它的變化,心不攀緣,看心識之變化,便是觀五蕴/四念住,心之變化是業種子之變化,業種子牽引我們去善、惡趣。須知道任何起心動念 都會產生喜怒哀樂,但這個喜怒哀樂,我們是可以抉擇的。
-修止觀,定心看變化,不要讓情緒困擾自己,使理性產生作用,這也是止觀一個很好的作用。
-修止觀,止是大圓鏡智,以自己為一面大圓鏡,只是静心觀察變化而不跟變化走,不加任何分別,這便是根本無分別智。觀是妙觀察智,即是後得智,是有分別的,能分辨種種現象,有偏差則調教,而使作出正確抉擇。( 此處只是表達日常生活中面對難題時的修行方法,而禪修的止觀則只是静心觀察身心之變化。)
8.念佛號,觀世音,六字大明咒,往生咒,大悲咒和誦經,也能使心境平靜,不要讓煩惱困擾自己,使理性產生作用,增加能力面對困難。
-修行要持續精進,常常反觀和反省自己身口意的行为。精進如三十七道品之四正勤:精進令已生的惡法得斷;令未生的惡法不生;令未生的善法得生,並且令已生的善法增長不失。
8.修習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9.發願實踐菩薩行,修習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智慧。),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10.味患離:透過道諦(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攝 ),使我們了解是怎樣被物慾引起愉悦滋味,禍患所困擾,當如實了解物慾的過患,我們便能生起出離心,擺脫物慾的繫缚而獲得自由。

K,我的感想
學佛很難,恆常禪修需要毅力、耐心也難。轉識成智遙不可及。
整個課程最深刻的便是老師說的以下兩點:
1.佛陀不贊成修無想定,因為定太深,睡眠便沒有智慧了,佛說最多修四禅,所以我會繼續禪修長養定力和智慧。
2.佛說《無常經》要人了解老病死,調伏它。
我認同唯識學所說的「唯識顯現」,意即萬法不離心識而顯現。我喜歡「業種子」的學說。
眾生往往被以往的經驗、我、我所、渴愛、貪嗔癡等等繫缚着,產生煩惱、苦,我應該好好學習佛法,使自己能處於中道,遠離煩惱、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