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上座部與大乘佛教的分別 V1.0 2010-4-20(羅睺羅法師博士著/梁國雄居士譯)

亦載於普明2012年9月份快訊

讓我們討論一個許多人經常會問的問題:究竟大乘與上座部佛教有什麼分別?為了恰當地處理這個問題,讓我們重溫一下佛教歷史,追踪大乘與上座部佛教的出現與發展過程吧。

佛陀(釋迦牟尼佛)出生於公元前六世紀,他於三十五歲覺悟後,至八十歲般涅槃之間的生命,都用來教導眾生,他以四十五年時間,不分日夜地去教導眾生佛法,每日只睡約兩個小時,其精力充沛,是歷史上甚為罕有的。

佛陀說法的對象包括各式各樣的人,例如:國王、王子、貴族、婆羅門、農夫、乞丐、學者、平民等。他每次的教導,都是因應當時聽眾的經驗、理解力,以及心智水平來度身定造。他的教導被稱為「佛的言教 (Buddha Vacana)」,當時根本就沒有所謂上座部或大乘。

在僧團成立後,佛陀更定立了一些稱為「戒律(Vinaya)」的規則來供僧眾遵守,他的其他教導被稱為「法(Dhamma)」,那是他與比丘、比丘尼及在家眾等的談話、演講與教導。

第一次結集會議 (The First Council)

在佛般涅槃後三個月,他的直系弟子在王舍城舉行會議,由年紀最大和最受敬重的大迦葉尊者做主持人,兩位對法與戒律最為熟悉的重要人物也有出席,一位是阿難 (Ananda) 尊者,他是佛陀廿五年來的侍者,具有驚人的記憶力,能背誦佛陀說過的所有言教;另一位是優波離 (Upali) 尊者,他記得所有佛陀說過的戒律。

在此第一次結集會議,只有法與戒律這兩個部分被背誦出來。雖然當時對法並沒有不同的意見(那時並沒有提到論 (Abhidhamma)),對「戒律」卻有一些討論。在佛陀般涅槃前,他曾告訴阿難尊者,如果僧團欲修改一些次要的戒律 (minor rules),那是可以的。由於在佛陀臨終時,阿難尊者傷心欲絕,未有醒覺到要問佛陀什麼是次要的戒律,故此,出席結集的僧眾未能一致同意那些是次要的戒律,於是,大迦葉尊者作了最後決定,對佛陀所定下的戒律,既不改動,也不增加。對此,大迦葉尊者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理由,但有說過以下的話:「如果我們改變戒律,人們就會說,喬答摩(佛陀)尊者的弟子在他的葬禮柴火尚未熄滅已改動戒律了。」

在這結集會議中,法被分為多個部分,每一部分皆有一位長老及其弟子負責背誦,記入腦中。於是,法便開始由長老導師們口傳給其弟子。同時,他們每組人每天都會唸誦佛的言教,並且互相校對,確定沒有人誤作任何加減。歷史學家們也同意:口誦的傳承,比若干年後依靠某位人士的記憶報導會較為可靠。

第二次結集會議 (The Second Council)

在佛寂滅後一百年,佛弟子進行了第二次結集會議,當中討論了戒律。佛滅後三個月的戒律並沒有更改的需要,因為在那個短時間內,政治、經濟與社會差不多沒有什麼轉變,然而,一百年後,一些比丘發覺有需要改變一些次要的戒律 (minor rules),可是,正統的比丘(指佛陀的直系弟子)卻認為沒有戒律需要改動,由於無法妥協,最後,一批比丘離開了那個結集會議,成為了大眾部 (Mahasanghika)。那時候雖有大眾部,仍未有稱為大乘 (Mahayana) 者。在第二次結集會議時,隨了對戒律有一些爭議外,並沒有對法的任何爭議報導。

第三次結集會議 (The Third Council)

在公元前三世紀,即阿育王 (Emperor Asoka) 時代,佛弟子又進行了第三次結集會議,目的是討論各部派比丘的意見分歧。在這次結集會議中,意見分歧不只限於戒律,也包括了法。在結集完畢後,主持人目犍連子帝須 (Moggaliputta Tissa) 編輯了論事 (Kathavatthu) 一書,裡面駁斥了一些部派 (Sects) 所持的錯誤見解、理論與異端邪說,在這次會議中被接受與確認之教義被稱為上座部 (Theravada),此外,論藏 (Abhidhamma Pitaka)也被包括在這次結集之中。

在第三次結集會議完畢後,阿育王的兒子瑪欣德尊者 (Ven. Mahinda) 把三藏佛典(包括第三次結集會議的論典在內)帶到斯里蘭卡 (Sri Lanka)。這些被帶到斯里蘭卡的藏經原文,至今仍被保存下來,完整無缺。這些藏經是用巴利文 (Pali) 寫的,而巴利文則源自佛陀所用的摩揭陀語 (Magadhi language)。那個時候,仍未有大乘 (Mahayana) 的名稱出現。

大乘的出現 (Coming of Mahayana)

在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一世紀之間,大乘 (Mahayana) 與小乘 (Hinayana) 這兩個術語出現在妙法蓮花經 (Saddharma Pundarika Sutra) 之中。

大約在公元二世紀時,大乘 (Mahayana) 的界定始變得明確。龍樹 (Nagarjuna) 發展了大乘 (Mahayana) 哲學有關空 (Sunyata) 的概念,在一簡短的中觀論頌(Madhyamika-karika)文本裡面,他論證了諸法皆空 (Void) 的道理。大約在公元四世紀時,更出現了無著(Asanga)與世親(Vasubandhu)兩位論師,他們寫了大量有關大乘的著作。因此,可以推測在公元一世紀後,由於大乘行者們 (Mahayanists) 採取了明確立場,於是大乘與小乘這兩個術語就在那個時候被引進了。

我們千萬不可把小乘 (Hinayana) 誤解為上座部 (Theravada),因為它們並非同義詞。上座部佛教是在公元前三世紀時被傳入斯里蘭卡的,那個時候說不上有大乘 (Mahayana)。小乘部派 (Hinayana sects) 是在印度中發展的,它們實與斯里蘭卡所傳的佛教毫無關係。時至今天,在世上恐怕已沒有任何地方有小乘 (Hinayana) 的存在了。因此,世界佛教友誼會 (The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於1950年在斯里蘭卡可倫坡 (Colombo) 的開幕典禮中,一致同意放棄採用小乘 (Hinayana) 這個術語來標籤現存於斯里蘭卡、泰國、緬甸、柬埔寨(高綿)與寮國等國家的佛教。這就是上座部、大乘與小乘的簡單歷史。

大乘與上座部 (Mahayana and Theravada)

現在,要說大乘與上座部的分別了。我研究大乘已很多年了,而且越研究它我越發現,大乘與上座部之間在基本教義上,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 兩派皆以釋迦牟尼佛為他們的導師。
  • 兩派所述的四聖諦可說是一模一樣的。
  • 兩派所述的八正道也可說是一模一樣的。
  • 兩派所述的緣起法 (Paticca-samuppada or Dependent Origination) 也是一樣的。
  • 兩派皆不接受此一說法:認為世界是由一至高無上的神所創造和管治。
  • 兩派皆接受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等三法印,以及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等三學,當中並無任何分別。

這些都是佛陀的重要教導,它們都被兩派毫無疑問地接受。

他們也有一些不同點的,最明顯的一點是菩薩理想 (Bodhisattva ideal)。許多人說大乘的目的是為了成就菩薩 (Bodhisattvahood),而上座部的目的是為了成就阿羅漢 (Arahant);於此我必須指出,佛陀也是一位阿羅漢,辟支佛 (Pacceka Buddha)(或稱獨覺)也是阿羅漢,他/她們的弟子也可以是阿羅漢。大乘的經文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如阿羅漢乘 (Arahant-yana, Arahant Vehicle)等術語,他們所用的三個術語是:菩薩乘 (Bodhisattvayana), 緣覺乘 (Prateka-Buddhayana),以及聲聞乘 (Sravakayana)。在上座部傳統中,這三者被稱為菩提 (Bodhis) 而非乘。

有些人臆測,以為小乘是自私的,因為它告訴人們應該尋求自救。但是,一個自私的人怎麼可能得到覺悟呢?兩派皆承認有三種乘 (Yanas)或三種菩提 (Bodhis),其中以菩薩的理想為最高。大乘創造了不少神秘的菩薩,而上座部則認為菩薩只是我們人類中之一員,他/她一生致力於完善自己,希望最終以成為佛陀,為世間帶來快樂與福祉。

三種覺者 (Three Types of Buddhahood)

有三種覺者:(一)無上正等正覺或正等覺者 (Samma Sambuddha),即我們所稱之佛陀,他們靠自力成就完滿的覺悟;(二)緣覺覺者 (Pacceka Buddha),他們的品德比正等覺者少一些;(三)聲聞覺者 (Savaka Buddha),他/她們皆是阿羅漢的弟子。此三種覺者所成就的涅槃 (Nibbana)都是完全一樣的,相異之點只不過是:正等覺者(佛陀)有很多品德和能力是其他二種覺者所無的。

有些人以為龍樹 (Nagarjuna) 所言的空 (Voidness or Sunyata) 純粹是大乘所教的,其實空源於無我或緣起的道理,它們在上座部巴利文的經典中都可以找到。(例如在SN35.85 Sunna Sutta之中:)一次,阿難問佛:「人們都在說空 (Sunya) 這個字,到底什麼是空?」佛答:「阿難!世間沒有我,也沒有屬於我的任何東西,因此,世間是空的。」

此概念為龍樹所用,寫了他出色的中觀論頌 (Madhyamika Karika)。除了空的概念外,大乘也有藏識(第八識或阿賴耶)之說,而此說也是源自上座部之經文的,大乘只不過把它發展成為一套深奧的心理學和哲學而已。

【完】
英文原文為:Theravada - Mahayana Buddhism By Ven. Dr. W. Rahula。可瀏覽 www.urbandharma.org/udharma3/therama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