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談釋迦勉佛青(作者:果通法師)

  近幾年來,香港學佛的青年,在大大的的增長中,這正顯示青年人的覺醒,也象徵着佛教前途的燦爛光明。不過也有部份青年正遭遇到很多困擾,例如得不到的支持和勉勵,團體分子的流動不定,遭人譏諷迷信落伍,異教徒們的攻擊破壞等等,使真正信仰佛教的青年朋友,在朋友面前不敢承認是教徒,誠可嘆惜。

以佛為師,繼承佛志

  佛教教主生於四姓階級嚴謹、婆羅門專橫的社會裏,他身為王子,但居然能為求真理,而捨棄王位繼承權,於十九歲那年,毅然出家修道,得無上正覺,說法四十九,創立了甚深微妙教法。我們生於今生,自由信仰的環境,比起悉達多太子的時代,不知勝過千百倍,更何況有佛陀遺留給我們的「三藏」大法。故此青年朋友們只要發心,可以說無往而不利,苟能精研教理,依教奉行,實足以弘法利生為大菩薩。退一萬步說,只僅守五戒十善,也能事業順逐,家庭和樂了。

注重理信,不可盲從

  佛教是着重正信、理信,不大歡迎人家盲從,因為盲從是十分危險的,今天旣能盲從甲,明天可能盲從乙,後天更可能盲從丙。在佛教裏面,所有半途改信外道者,不要問一定是盲從而來,決不是因理解佛理而來的;也有極少數的識得佛教幾個名相,被別人收買後,甘心反噬佛教;還有專靠佛教發財的,以上種種類型的人,可以槪括地說一句:都是由於不懂佛法所致。為了要解除盲從的危險,所以釋迦世尊說了四十九年的法後,以後的菩薩們又造了許多論疏,他們希望後人能夠明白佛所說的真理,自行走上解脫之途。
 
信佛絕非落伍

  近世由於科學發達,科學萬能的口號,響徹雲霄,一度為世人瘋狂的追求。然而今人逐發現科學帶給人類的災害不可勝計,其中最關鍵性的是它忽略人性。故此,科學愈發達,人性便愈埋沒。中外有識之士,已不斷提倡找回心性。佛教就是人性的至理,在我國歷代聖君賢哲,大多是佛教的信仰者。我敢擔保,凡是謗佛教,毀佛教,和輕視佛教的人,假如他們能看懂千百部中的三部五部,乃至一部佛經的話,就絕對沒有這種狂妄的行為。唐朝韓愈算是闢佛最激烈的人了,他所寫的「原道」和「諌迎佛骨表」把佛教駡得體無完膚。然而後來見了大顛和尚,聞其啟示之後,就一反從前主張「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的強硬態度,不但不駡,而且還稽首求教,樂與往來,臨別且贈衣留念,據其自我的解釋是:「聽其所言,甚有道理。」(見於韓文中)。可知他以前寫「原道」時,是不懂佛法,後來懂一些了,所以纔會坦白公開懺悔。香港的青年佛友們,大都受過高等教育,代表知識階級,前程萬里,當以我國賢哲為榜樣,領導群倫,歸於正見,幸勿執於一事一物之不理想,而反悔,而走回頭。

學佛須有恆

  佛教經論著述汗牛充棟,在此浩瀚的學海中,走馬看花或淺嘗卽止,那是得不到個中滋味的。有些青年參加佛教活動,幾天卽以為沒有意思,或說佛經太難懂。其實世間任何專門的學問,都有其專門的名詞和術語。何況佛法是出世間法,自成一套體系,不能以看公仔書的態度研讀它。必須以探驪得珠的決心,深入研讀。例如經中常見「實相無相」、「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非眾生,是名眾生,非世界,是名世界。」「空而不空。」「非得,非不得」等等好似自相矛盾的話,若不下若干時日工夫,就會摸不着頭腦。縱使人家肯為你解說,也不中用,學問由自己胸中領悟出來的。從外面聽到看到的,若不能悟、不能證,都好比讀菜單,讀了半天也不免饑腸轆轆。如果深入鑽研,終有豁然貫通的一天。

  學佛可以得到現實受用,並能了脫生死,趁着年青,精力旺盛的時候多努力,莫等老大徒悲傷!


返回《普明文存》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