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禁語(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9年8月份《普明快訊》
很多人都不想有這樣尷尬的情況出現,就是當我們與人交談時,又或者在很寧靜的場合,他人聽到自己的肚子在叫,其實這是很常見的小毛病,因為大部份的都市人都會有胃氣或腸風的煩惱,只是多或少而已。對於懷孕的婦女而言,就更為普遍,特別在妊娠初期,這是直接引至嘔吐的原因。很多時在懷孕初期,孕婦覺得自己的腹部脹大,就以為胎兒長得特別大,但其實只是腸胃充氣而已。

胃氣脹有很多原因,胃部是我們體內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在正常狀態下,它應該是不停蠕動,將食道送下來的食物絞碎。如果它的蠕動不正常,就會妨礙消化和吸收,令過量氣體積聚,形成胃氣,而胃酸過多也會多氣。食物的種類,如吃過多豆類,或辛辣的食物,亦會引起胃氣。最近流行生機飲食,很多人一早就喝蔬果汁,雖說可以提供蔬果中直接的營養,但大家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關鍵,那就是人的體內永遠喜歡溫暖的環境,身體溫暖,微循環才會正常,氧氣、營養及廢物等的運送才會順暢。所以吃早餐時,千萬不要先喝蔬果汁、冰咖啡、冰果汁、冰紅茶、綠豆沙、冰牛奶等等,吃早餐應該吃「熱食」,就可減少胃氣。我們飲食時,不自覺會吞下許多空氣,在工作上需要時常說話,或緊張型的人,更不斷地嚥口水,吞下的空氣,再加上腸胃蠕動過速也會產生大量氣體。有些人可以打呃,噯出氣體,頓覺鬆暢,但緊張型的人,不會打呃,氣體不能噯出,只有向下走,緊張的人連放屁也少,所以會引至腹脹腹痛。要處理這個問題,可以減少說話,和在吃食物時慢慢咀嚼,就可減少吞下的空氣了。

中國人有一句說話:「食不言,寢不語」,原來對胃氣脹的患者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其實「不說話」,即所謂「禁語」,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法,在「八關齋戒」或參加禪修營時,師傅一般都會要求學員們實行禁語的。禁止學員之間任何形式的溝通,不管是手勢、手語、眼神,便條等都禁止,書寫、閱讀、運動、音樂、宗教物品(包括念珠,護身符等) 都在禁止之列。禁語的實踐,是指身、口、意的靜默,口上沒說,心裏想與修法無關的事,也是沒做到禁語的。禁語的目的,是不要讓人把能量花在咀巴上,那時能量就能助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便能看和觀察周圍的環境和人的需要,亦能助人聽得清楚,不單能聽到別人的說話,更能了解別人的心聲,這就是所謂「真正會聽的人,要聽無聲之聲;真正會看的人,要看心內的世界」了。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詛咒(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9年8月份《普明快訊》

陳太今天來看醫生,見她面現愁容,以為她患上了很嚴重的毛病,但在詳細詢問下,原來她是為了右眼下長出了一顆痣而煩惱。經過檢查後,我告訴她這只是一粒良性黑素瘤,並不須要擔心,但是這個診斷並沒有減少她的煩憂,因為她相信這是一顆淚痣,有了它就像給人下了詛咒,是會為她帶來惡運的,所以一定要把它弄走,於是我就轉介她給皮膚科醫生治理。

上述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案例,很多時當我們生病時,我們就會懷疑因為給他人詛咒,而在精神病患者身上或當我們面對一些難以解釋的病例時,這些想法更為普遍,有些人甚至會認為是給人下了惡咒或降頭,尋求宗教上的解咒,而放棄醫學上的診治。雖然很多現象都不一定在科學或醫學上可以得到解釋,但若相信詛咒會帶來厄運,在心理學上,這已經足以做成傷害,對病者的心身形成困擾,而影響康服。當我們與人發生衝突,或當我們怒氣沖沖時,我們也可能詛咒對方,當然我們不一定希望所詛咒的成為事實,但我們所想的,卻會反投射在自己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心靈造成傷害而不自知。

對人下詛咒,相信自人類用語言溝通開始,就已經存在。咒詞其實有好有壞,可以是祈禱語、祝詞、頌神詞或詩句,與文明社會的歌謠、文人詩、廟堂詩,都根植於它們在原始時代的同源。很多民族歌謠的源頭即原始歌謠中的巫歌(咒語)、祈禱語和頌神詞。咒語,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一種直接用來控制、驅使對象和有神秘力量的隱秘話語。在探討其淵源,在原始時代部族中,使用於巫師施展法術的各種儀式場合使用,是象徵性巫術歌舞嚴肅的言語,具有短小、莊重、命令式、有?律和節奏等形式特性。咒語的起源,在各民族中都有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到現在仍流行於宗教的修持中,最普遍的就是印度教、佛教和中國的道教。

咒語的用途,在古代或部落時代,是巫師用來治病的靈藥。在近年,於西方社會有人引入念誦咒音作為禪修治療 (mantra medication),而這些咒音是不涉及宗教信仰的。有人則用印度教的念咒修持方法 (transcendental medication) 來醫療血壓高。有醫學文獻指出,這些治療有其一定的作用。有人認為咒語是一種諳示語,通過反覆念誦,即可產生易於集中注意力而入靜的作用,於是有人認為可以根據情況,讀誦自創的具有良性暗示作用的詞語,但這卻並沒有甚麼醫學証明來支持這種做法。

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咒語(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9年8月份《普明快訊》


咒語,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充滿神秘性和神性的口語,但從語言的角度而言,咒語的語言是通俗化的,一般人都可以念誦,其純樸、簡潔與童謠無異。咒語的流行,在中國有其長遠的歷史,以巫山為中心的巴蜀地區,就是張道陵創立道教最早的流派“五斗米教”的發源地。荊楚地區,在春秋戰國時就形成了重鬼尚巫的習慣,在《楚辭》中就有許多巫術降神的記載。歷代的統治者,對巫術、仙術亦深信不疑,好像漢武帝、秦始皇等一代天嬌,都迷信於方士的長生不老藥,而在隋唐宋三朝,更把符咒治病手法列入太醫十三醫中的一種,稱為「祝由科」將那些術士封為「咒禁博士」,這說明了官方對符咒治病的肯定態度。在歷史中,用咒術治病而見效,很多時是因為施咒的巫師,具有一定的醫術,既是巫師,又是醫師。在現代的中國,很多氣功師都有傳授咒音,這裏面以藏密的咒音居多,但也有一些道家功法修持中的咒音,但卻缺乏科學或醫學上的文獻來支持其療效。


咒語,在佛教中又作神咒、禁咒、密咒、真言或陀羅尼,是指不能以言語說明的特殊靈力之祕密語。印度古吠陀中即有咒術。依長阿含經卷十四載,釋尊曾駁斥咒術,然雜阿含經卷九載,釋尊曾說毒蛇護身咒,故知咒術於甚早時即普遍於印度,且為佛教所採用。大乘教派之般若、法華、寶積、大集、金光明、楞伽等顯教經典,均有載錄咒文之陀羅尼品;密教則更加重視密咒,認為咒即「法爾常然」之表示,若誦讀觀想,即能獲得成佛等之利益。活躍於我國佛教入傳初期之外國僧侶,長於咒術者頗多,如北涼曇無讖被譽為西域之大咒師,即其一例。


咒原作祝,係向神明禱告,令怨敵遭受災禍,或欲袪除厄難、祈求利益時所誦念之密語,故此咒語有善咒、惡咒之別。善咒,如為人治病,或用於護身之咒;惡咒,如咒詛他人,使之遭受災害之咒。法華經卷七普門品、舊華嚴經卷五十七、十地經卷四等,皆有述及此類惡現語句;藥師如來本願經等,即言必須遠離此等惡咒。使用惡咒之惡鬼有毘陀羅(起屍鬼)等。世尊禁止弟子修習咒術、以咒術謀生,僅允許以咒治病或護身。經典中所述之咒極多,如長阿含卷十三阿摩晝經、卷十四梵動經等之水火咒、安宅符咒、剎利咒等;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誦律卷四十六等之治腹內蟲病咒、世俗降伏外道咒等;生經卷二護諸比丘咒經之蠱道符咒等。中國佛教流行的咒語,有十小咒、大悲心陀羅尼、楞嚴咒和心經等。念誦咒語,是修心的法門,心調則身調,若正確理解持咒的力量,不偏重神通變化,不與傳統醫學對抗,對治療心身病是應有其一定的效用的。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善終服務:探訪義工的角色

節錄自善終服務會宣傳單張


原載於第22期《普明雙月刊》(1992年2月)


義務工作是多姿多采而又勞心勞力的
社會服務。「探訪義工」的工作對
象是人,一個或一群有需要幫助的人,
要留心服務及與人相處的技巧。以下是
一些探訪的方法,對探訪末期病人的義
工來說,會有所幫助。



「探訪義工」的角色

一、聆聽

義工在聆聽病人講話時,並非毫無表情
地呆坐著任病人自說自話,而應留心病
人的一言一語,記著他談話中的重要地
方。


二、溝通


「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同樣重
更。語言溝通是盡量與病人分享你自
己,互相構成一種關係。義工大可與病
人閒話家常,但不能只顧自己說,不理
會病人的反應。義工切勿引起病人不想
淡論的話題,而應隨時接受病人願意談
反的事物。非語言的溝通 - 義工不必
因為病人沉默寡言而感到不自在。他需
要觀察病人的身體語言及眼神所表達的
訊息。


三、善解病人的需要

病人的需要可以是實際的或精神方面
的。義工應留心病人日常生活的實際需
要,儘管這些需要可能是庸俗的,簡單
或表面看來是煩悶的事物。


四、接納病人

義工待人的態度應是接納而非判斷。


五、義工分享及分擔感受

義工應對病人表示「感同身受」的態
度。這種態度能幫助他們分享病人的感
受、喜樂、興奮、恐懼和憂愁。


六、應有幽默感

適當的幽默經常能補救一些無法挽回的
絕望情況。很多快要離開塵世的病人仍
然保持幽默感。


七、義工應量力而為

除非病人刻意要求,義工切勿隨便給病
人意見,就算給予意見也要衡量自己的
能力,不應超乎本身的知識限制。應鼓
勵病人徵詢專家的意見,不要害怕向病
人表明自己「不知道」。


八、一個好的義工不會過份投入。


九、義工應認識他們本身的限制,並非
每個人對所有情況都能應付自如,切勿
因此而內疚。


十、有始有終

特別照顧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義工應
堅持「由始至終」的承諾。雖然病人的
病情一直拖延及毫無進展,繼續探訪是
重要的。


十一、義工應懂得替病人保守「秘密」。


十二、義工也應照顧到探訪病人的親友。


十三、義工應尊重病人的信仰,並接納
病人對宗教的堅持或抗拒。


十四、義工應該了解言語和行動並非時
常需要,有時只是陪伴著病人已經足夠
了。


十五、義工應給予自己及別人足夠的時間。


十六、「探訪義工」應具的特質:有同
情心及足夠的知識,清楚了解自己的才
能,亦能夠運用其他方面的資源。


十七、義工需要肯定自己的價值,並了
解到自己能對他人有所貢獻。不應過於
低估自己的才能,而應肯定及發展自己
的特長。


善終服務簡介

作者:鍾淑子 (香港善終服務會主任)
原載於第22期《普明雙月刊》(1992年2月)



「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你一直活到最後一刻,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詳逝去,但也盡一切努力今你活到最後一刻。」

桑達斯醫生

每 一個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無論是一個初次在病房工作的學生,或是一個在病房工作的資深護士,都有機會護理垂死的病人及接觸他們的家屬。隨著善終服務近年在本港的發展,護理界的同業亦漸漸對這項服務產生了較大的興趣。護理人員要為垂死病人提供完善的照顧,必需了解他們的需要及增加對善終護理的認識。

善絡服務
善終服務(Hospice)是一個服務的觀念,為垂死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面的照顧。 .

這個服務基於一個信念,就是人在生之日,其生命應受尊重,富有意義,及值他心所關懷。

現代死亡的困難
善終服務過去二,三十年來在外國發展迅速,歐美各地紛紛設立各種不同形式的服務,主要的原因在於現代人的死亡方式與過往有很大的改變,以致現代社會對這項服務的需求日趨急切。現代人的死亡有三個特徵:

〔一〕死亡過程延長
在以前的社會裹,死亡率最高的是急性傳染病,而當時亦沒有先進的醫藥來減慢疾病的過程,延長病人的生命。換句話說在現代社會裹,人死亡的過程較慢,而垂死病人的數目亦遠較以前為多。

〔二〕死亡制度化
當未有醫院設立的時候,上一代的人患病都在家中接受家人的照顧,死亡時亦有家人在身旁守候,給予關懷及安慰。但現代人不再死在家中病重就需要入院;而一般醫院的目標是治癒病人,故此醫院十分重視效率。醫務工作人員所受的訓練,也只著重於診斷及治療,忽略了垂死病人的照顧。醫護人員工作量大,必須盡快完成工作。醫院亦定下很多規條要病人及家屬遵守,以免影響工作的效率。垂死病人在這種環境中,往往亦依醫療機構的規限,不但起居飲食的時間必需跟隨醫院常規,家人亦不能時常陪伴在側。在某些醫院裹,垂死病人的家屬要在病房外苦候,每小時只容許他們探望病人五分鐘,家屬在等候所引起的焦慮情緒可想而知。垂死病人在生命最後的階段,死在這些規矩嚴格的環境,人性需要往往被忽略,可以說是不人道的。

〔三〕死亡世俗化
以前的人,物質生活並沒有今日如此豐厚,但相對而言,精神生活及宗教意識較為濃厚,如中國人信奉鬼神,外國人信奉基督。宗教中的死亡觀念,可幫助人找到死亡的意義。然而,現代人物質生活豐富,工作繁忙,生活時間緊迫,很少思索生命與死亡的問題。故此當一個人得知他患有不治之症,正面臨死亡時,往往是毫無心理準備的。他既然從來沒有想過死的意義,便很難接受將要死亡的事實,結果手足無措,內心感到更加痛苦。〔註一〕

善終服務的發展
由於現代垂死病人的增加,及缺乏妥善的照顧,一些經常接觸垂死病人的醫務工作人員,發覺現代人死亡時所面對的問題,譬如在病房中見到垂死病人臨死時也要插滿喉管,死得毫不人道及舒適。這些醫務人員開始思索有什麼方法可以為垂死病人提供妥善的照顧,減輕他們身心痛苦,幫助他們舒適及平靜地死亡。

有兩位女醫生對善終服務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Dr. E. Kubler-Ross是一位精神科醫生,早在廿多年前在美國開始接觸垂死病人及家屬,了解病人面對死亡的內心反應,以及如何幫助病人及家屬面對死亡。她的工作引起了社會人士對垂死病人的關注,並增加了醫務工作人員對心理輔的認識。

另一位是Dr. Cicely Saunders,她原本是一位護士,亦是一位醫務社工,故此對垂死病人的情況感受很深。她見到垂死病人在最後一段日子裹,被迫睡在病床上,身上插滿喉管,被麻醉得神智不清。醫生和護士因覺得他們康復無望,很少著意照顧他們。有見及此,她再攻讀醫科,成為一位醫生,並於1967 年在倫敦創立St. Christopher's Hospice, 照顧垂死病人及進行控制痛楚及病徵的研究,並為醫務工作人員舉辦訓練課程。〔註二〕來自歐美的醫護人員在受訓後,紛紛在各地推廣及成立善終服務,改善對垂死病人的照顧。現在,在歐洲、北美洲及澳洲等地,善終服務已逐漸普及,並已被納入世界各地的醫療體系中。

善終運動
善終服務起初是照顧垂死病人的一項醫療服務,經過二十多年來的發展,目前巳擴展成為一個社會運動名為善終運動(Hospice Movement)。

善終運動擁有社會運動的基本特質。社會運動是一項集體行動,具有獨特的意識形態及信念,重視團體及富有理想,希望為世界帶來新的生活方式〔註三〕。我們可逐一探討這些特質,以便了解這個社會運動的精神及目標。

善終運動的信念
〔一〕接納死亡
有生必有死,死亡是自然生命過程的一部份。但是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否定死亡的社會,經常將死亡視為禁忌。不單一般人如此,一些醫生護士也視死亡為一個失敗,不願接觸垂死病人及其家屬,使他們感到孤立無援。善終服務接納死亡乃生命過程的一部份,主張以一個實際的態度面對死亡,不必如此迷信及忌諱。當醫護工作人員已盡力救治病人,但他仍無法痊癒,就得協助他面對死亡,不以此為矢敗,並接受生命的有限性及每個人都終有一死的事實,這樣便不會逃避病人,而給予他們適當的支持及照顧。

〔二〕尊重生命
在這個功利的社會裹,有些人認為向瀕臨死亡的人提供妥善照顧是浪費資源,將這些金錢用在可以痊癒的人身上才有價值。善終服務的精神是基於尊重生命,垂死病人是一個具有生命的人,所以應該獲得尊重和照顧。雖然無法令他痊癒,但仍能幫助他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素。

〔三〕尊重垂死病人的權利
在目前的情況下,醫生擁有極大的權力去決定是否將病況告訴病人,及採用何種治療的方法。善終服務的信念是:病人的權利應該是受到尊重。病人應有知道自己病情的權利;如果病人希望了解病情及以後的發展,醫務工作人員不應瞞騙他。此外,在選擇治療及照顧的方式,亦應考慮及尊重病人的意願。

〔四〕重視生命的質素
善終服務相信生命的質素較生命的質量重要,所以不贊成用非尋常的人工方法維持垂死病人的生命,因為這只是延長死亡的過程,使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基於死亡是生命自然過程一部份的信念及對生命的尊重,善終服務更反對以人工方法提早結束病人的生命,卻主張盡量幫助病人在最後一段日子裹,維持良妤的生活質素。

集體行動
參與善終運動的人士,主要是醫務工作人員,社會工作者,神職人員,心理輔導員及一些因親人喪亡而經歷哀傷的家屬。他們集合了群體的力量,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推廣善終運動。主要的工作包括在各地設立不同形式的善終服務,為垂死病人提供全面的照顧,盡量減輕他們身心的痛苦,幫助他們善用餘日,並在一個溫暖及舒適的環境中安然而逝。同時也為病人家屬提供協助及輔導,支持他們渡過這段困難的日子。

此外,他們亦出版書籍刊物,拍攝電影,舉辦講座,研討會及其他教育性的活動,增加醫務工作人員及社會人士對垂死病人的關注。

目標與理想
參與善終運動的人士希望藉著上述的工作,改變社會大眾否認死亡的態度,改善對垂死病人的照顧,減輕病人臨終時孤獨及無助的感覺,為現代社會帶來一個新的死亡方式 - 病人在最後一段日子中活得積極完滿,並能安詳及舒適地逝去。

善終服務會
善終運動自英國開始推行至今已有十多年時間,現在歐美及澳洲等地,均有不同形式的服務為垂死病人提供全面的照顧,但這項運動在香港仍然停留在起步的階段。

在一九八六年七月,一群專業人士:包括醫生、護士、社會工作者及神職人員,成立了善終服務會。由於該會大部份成員都直接參與照顧晚期病人的工作,所以他們深切地體會到在香港推廣善終服務的需要。

善終服務會是一個註冊慈善團體,其目標是增加醫務工作人員及公素對善終服務的認識及關注,並在本港推行及協助有關機構設立善終服務。該會的服務範圍如下:

    * 以教育及宣傳方式引發公眾認識及關注善終服務。
    * 舉辦課程與研討會,組織支持小組,增加醫務工作人員對善終服務的認識。
    * 設立資料中心,提供書籍,期刊及視聽教材,為公眾提供參考資料。
    * 開設電話諮詢服務。
    * 協助本地的醫療機構及服務團體設立善終服務。
    * 招募及訓練義工參與善終服務。

結論
人生自古誰無死?死亡是每個人生命旅程中必經的階段。希望善終服務的概念在本港逐步引起有關當局及市民大眾的關注,使本地的垂死病人亦能獲得妥善的照顧。

參考資料
1. Lofland, L.H. (1978) "The Craft of Dying"Sage Publication. Beverly Hills.
2. Boulay, S. (1984) "Cicely Saunders" Hodder and Stoughton. London.
3. Broonl, L. Selznick, P. and Darroch, D.B. (1981) "Sociology" Harper & Row. New York.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念念有詞(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9年7月份《普明快訊》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是一種語言生命存在,這正如海德格爾說的:「事物要在言詞中,在語言中才能生成並存在起來」。「唯當被表示物的詞語已被發現之際,物才是一物。唯有這樣物才是一物」。這就是說萬物是借助於語言,才被指認出來的。我們很多時都有這樣的經驗,若果沒有人跟我們說話,就會覺得日子非常的難過。我們害怕孤獨,當與人共處時,不習慣那沉默無言的場面,所以我們東拉西扯,胡亂地都會說一番說話,而很多時的話題,都離不開別人,這很容易就令自己墮入說三道四,是是非非的陷阱裏。佛陀慈悲,知道語言的傷害性,了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告誡我們,要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說真實語、質直語,才可以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不兩舌的意思是不要挑撥離間,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個準則,在現在訴訟頻密的社會特別適用。不惡口除了是不說污言穢語外,還包括不應對罵,要多說有建設性的說話,在這個謾罵文化充斥的世界,特別有警惕性。不綺語的意思是不要為了達到目的而花言巧語,這對於我們現在這個充滿廣告的世界,是有指導作用的。

在佛堂裏,我們與師兄弟打招呼時,很多時都會說一句「阿彌陀佛」,其實這並不只是一句口頭禪,因為所有佛的名號,都有其特別的意義,若能做到口到、耳到、心到,則可達到念念修行的目的。阿彌陀佛的名號,據鳩摩羅什譯之《阿彌陀經》的記載,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佛。梵本《阿彌陀經》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則說,此佛壽命無數、妙光無邊,故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口誦佛號,是對自己和對方的祝願,希望佛力加持自己和眾生,所以可以達到修心的目的。若是修習淨土法門的,更可以時常藉此提醒自己,學佛的目的和方向。有時我們又可以說「觀世音菩薩」,這是慈心的修習,代表我們時刻都向觀音菩薩學習,慈悲對待自己和眾生,這就是為甚麼我們中國佛教有句說話:「家家念彌陀,戶戶觀世音」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時的說話都失實,甚至會無心犯錯,多多利用這些時間念佛、念經、念咒,實不失為最有成本效益的修行方法。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佛寺佈局及意義(作者:釋繼禪)

原載於《開步》
(《開步》乃佛教志蓮圖書館和普明佛學會於1987合辨之「刊物 編輯 基本 概念」課程
學員出版之實習刊物)

寺院名稱的由來

佛教的廟宇,統稱為寺院。寺院在中國出現,是由漢明帝邀請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到洛陽才開始的。


初時攝摩騰被招待在鴻臚寺居住,這是招待外國賓客的場所,後來改名為白馬寺,自此 以後,「寺」這個名詞就成為出家人僧舍的專稱,一直沿用到現在。又因寺中有若干小之故, 其後建築規模較小的寺,便叫做「院」。


隋朝 統一 中國 後, 到 大業 三年, 煬帝 改 佛寺 為 「道場」。
但 時至 今日, 道場 仍 代替 不了 寺院 的 名稱。


大規模 的 寺院, 佈局 可觀, 非 一朝 一夕 可 建立 起來,
而是 隨著 朝代 的 變遷 和 寺院 需要 而 不斷 增建。 中國
佛教 雖然 是從 印度 經 西域 傳入, 但 融入 中國 文化 後,
已 不純 全是 印度 佛教 色彩, 而 變成 了 地地 道道
的 中國 佛教。 以 一般 中國 佛寺 的 佈局 及 構思 而言,
完全 是 中國 僧眾 崇敬 「佛、 菩薩」 及 根據 佛經 的 指引,
再 配合 中國 的 傳統 建築 造型 而 成的, 中國 佛教 寺院
藝術 因此 得以 發揚 光大。


三門殿

中國 寺院 的 大門, 一般 都是 三門 並立, 中間 置 一 大門,
兩旁 各有 一 小門, 故 稱為 三門殿。 即使 只有 一門, 也 稱為
三門。 三門 的 構思, 是 用來 說明 空、 無相、 無作
解脫門。 《佛地論》 云: 「大宮殿 三 解脫門 為 所入 處」。
今 寺院 是 用來 持戒 修道 的 場所, 正好 顯示 修持人 應從
三 解脫處 入手, 始能 成就 佛道。


進入 三門殿 後, 門的 兩旁 塑有 兩大 金剛像, 手持 金剛杵
(古印度 最 堅固 的 兵器), 現 大威勢, 為 擁護 佛法 之 天神。


《金光明經 鬼神品》 曰: 「金剛 密跡 大鬼神王, 及其 眷屬
五百 徒黨, 一切 皆是 菩薩等, 亦悉 擁護 聽 是經 者」。



三門殿



三門殿 內 第一 重殿, 中間 供奉 彌勒 菩薩。 彌勒 菩薩 像 後面
所 供奉 的是 護法 韋馱 菩薩, 臉部 向北。 東西 兩旁
則 供奉 四大 天王 像。

(一)彌勒菩薩:
為了廣度一切眾生,發心不食 眾生 肉, 以是因緣名慈氏。佛經記載 說:當釋迦牟尼佛的末法流轉一萬年後,人類的道德 敗壞, 不堪 受持 佛法, 佛法 便 自行 消失。再過 八百 餘萬 年後, 人類 的 道德 又 逐步 提高,感應 彌勒 菩薩 下降 人間 成佛。 由於 彌勒 菩薩 是娑婆 世界 的 補位 菩薩, 故 常以 布袋和尚身份 遊化人間, 因此 在 一般 寺院 的 天王殿 中 供奉 著 菩薩 的 化身像。

(二)韋馱菩薩:
宋代 以後, 寺院 才 開始 供奉 韋馱 菩薩, 據說 唐 道宣 律師曾與 天人 會談, 說及 南方 天王 部下 有 一位 韋馱 將軍常 週遊 東南西 三洲, 護助 修持 的 出家人。

(三)四大天王:
東方天王名持國,手持 琵琶, 為帝釋 天王 的 主樂神,護持 東勝身洲人民。
南方天王名增長,手持 劍, 能令他人 善根 增長,護持 南膽部洲人民。
西方天王名廣目,手中 繞 一龍,能以 淨眼 觀察,護持 西牛貨洲人民。
北方天王名多聞,右手 持傘, 表福德 之義,護持 北俱盧洲人民的財富。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即 整座 寺院 的 正殿。 大雄 是 稱讚 釋迦 牟尼 佛
威德 高上 的 意思。






(甲)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在 寺院 中 最 常見 的
釋迦 牟尼 造型 有 兩種。
一種 是 結 跏趺坐, 左手 橫置 左足 上, 右手 向上 屈指 作 環形 名為
「說法 印」, 表示 佛 說法 的 姿式。 另 一種 是 立像, 左手 下垂 名
「與願 印」, 表 能滿 眾生 願, 右手 屈臂 向上 伸,名
「施無畏 印」, 表能 拔除 眾生 之苦。 傳說 此 立像
是 佛 在世 時, 印度 優填王 用 旃檀木 按照 佛的 形像 所
塑造, 故 又名 旃檀 佛像。


一般 寺院 多在 釋迦牟尼 佛像 旁 塑有 兩位 比丘 立像, 年老
的叫 「迦葉 尊者」, 年紀 較輕 的叫 「阿難 尊者」,
二者 皆為 佛 十大 弟子 之一。


另有 一些 淨土宗 的 寺院, 在 大雄 寶殿 供奉 阿彌 陀佛 的
接引 立像。 右手 垂下, 作 與願 印, 左手 當胸, 掌中
有 金蓮台。 供奉 有 這些 佛像 的 寺院, 並不 常見。



(乙)

正殿 背後通常是安置 觀音像,或是文殊普賢觀音 三 大士 像。



伽藍殿


大殿 的 邊 配殿 一般 是 伽藍殿。 伽藍 是 僧伽 藍摩 的 略稱,
中文 譯作 「眾園」。


當 釋迦牟尼 佛 在世 時, 給孤獨 長者 以 金 鋪地,
購得 祇陀 太子 園林 供佛 及 其 弟子, 祇陀 太子
因而 感動, 也將 園中 樹林 供出, 這 便是
印度 佛教 有名 的 祇樹 給孤獨 園。


後來 舍衛國 波斯匿 王 也 信奉 佛教, 並且 為 佛教
事業 作了 很多 貢獻。


所以 後來 寺院 的 伽藍殿 正中 供奉 的是 波斯匿 王,
左方 是 祇陀 太子, 右方 是 給孤獨 長者, 以 景仰
他們 護持 佛教 的 功德。



祖師殿




大殿 西側 為 祖師殿, 此種 佈局 以 禪宗 寺院 最 常見。 殿的 中正
供奉 梁朝 時 來華 的 達摩 禪師, 左方 是 唐代 六祖 慧能,
右方 是 建立 叢林 制度 的 百丈 懷海 禪師。 後來,
其他 宗派 也在 祖師殿 內 加祀 本宗祖 師像。





在 寺院 的 建築中, 最具 變化 者 莫如 塔 了。塔 本身 非 中國
固有 之 建築, 而是 由 印度 佛教 傳來 的。


塔 原意 是 高積 土石, 用來 安放 遺骨。 在 中國 流傳 中的 塔
有 顯、 密 二教 之別。 顯教 以塔 象徵 「祟高 德行」,
所以 塔 只限 安奉 佛 舍利 或 有德 的 比丘。 密教 則以 塔 為
大日 如來 之 三昧 耶形, 所以 所建 的 五輪塔 是 象徵 佛體,
用來 結緣 追福。




總結



以上 乃 寺院 佈局 之 主要 部份, 當然 另外 尚有 觀音殿、
地藏殿、 藥師殿、 彌陀毆、 齋堂、 僧寮、 藏經樓
等的 建築。 寺院 佈局 發展 是 隨著 時代、 環境 而 演變。
至於 現代 城市 的 寺院,
增設 有 學校、 圖書館、 安老院 等, 可以 說是 很 自然 的 發展。


資料摘自
(1)《法苑 談叢》 (作者 周叔迦)

(2)《佛教 大辭典》

佛教的特性與本質(作者:果通法師)

節錄自「普明文存」

一、前言


佛教 是 理智的 宗教, 不僅 是 信仰 禮讚 就能 契合 佛陀 的 本懷。
所以 無論 是 義理的 開導, 或是 修持的 指示,
都有 理性的、 豐富的、 正確的 內容。 由於是 通過 理性 隨機 適應,
自由 抉擇, 所以 一代 時教 浩如煙海, 多釆多姿。 正 因為 這樣,
佛教 在 演變 過程中, 呈現 兩種 值得 憂慮的 現象:


  • 一者 因為 佛陀的 言教 及 菩薩 與 祖師們 的弘傳, 都是 適應 不同的
    時間 地區、 不同的 根性 好樂, 而 給以 適宜 教導。 所以 方便 多門,
    或淺 或深, 或事 或理, 不盡 相同, 甚或 還 好像 有些 矛盾。
    在這 像 萬花筒 一樣的 適應 不同 根器 的 教法 中,
    一般 學佛者 不能 統攝 條貫, 每有 望法 興嘆, 無所 適從 之感,
    這對 普化 工作上, 產生 相當 程度的 影響。


  • 二者 佛陀的 言教 眾多, 而且 是有 內涵 和 關聯性 的;
    可是 自從 佛滅後, 佛弟子們 在 弘傳 過程中, 忽略了 一一 法門 的
    深淺 次第, 和 一一 法門 相互 關聯性。 或 專研 一經 一佛 一咒,
    立門戶, 樹家法, 以 自己的 為殊勝, 相互 排斥, 使 教主 的 一代 時教
    呈現 內在 的 矛盾, 致使 有志 學佛者, 產生 無所 適從 之感。 長此 以往,
    便會 破壞了 佛法的 完整性。


這 就是 本文 要 拈出 「特性」 與
「本質」 談一談 的 動機。


二、 佛教的特性

(1) 佛教的宗教性



佛陀 的 教法, 志在 導化 有情 轉迷 啟悟。 因為 對象 是 現實的 人生,
自然 含攝 人類 經驗 知識的 科學、 哲學 和 藝術, 但是 它 並非就 等於
科學、 哲學 和 藝術。 縱然 有些 哲學家、 科學家 或 藝術家,
無論 怎樣 努力 把 佛法 哲學化、 科學化 或 藝術化, 都不 代表 佛法的
普渡 群迷 的 目的, 也不能 改變 佛法的 宗教性。 此外 佛教 雖是 宗教,
但它 絕對 不同於 神教、 神仙、 鬼的 宗教, 不可以 把 佛法 世俗化 和 神鬼化。

(2) 佛教是人本主義的宗教


佛法 是 一切人 所依怙 的 宗教, 並非 專為 少數人 說, 不只 適合於 少數人,
所以 佛法 雖然 高深, 但必 基於 人人 能知 能行 的 常道中 去理解 與 實行,
依之 向上 而達 於 聖境。 佛陀 的 教法 既為 一切人 所說, 自當為 一切人 所有、
一切人 所學、 一切人 所享。 其研究 弘傅、 修行 實踐 並非 是某類人 的 特權。

(3) 佛法源於正覺


佛陀 因時 因地 因人 而 說法的 言詞, 自有 向於 正覺、 隨順 正覺、
趨入 正覺 的 可能性, 佛教 稱之為 「方便」, 方便 言詞 並 不等於 正覺。
例如 佛說 「恒河沙」, 以言 其多, 沙 既無 正覺性, 恒河 也無 正覺義,
恒河 的沙 和 香港 海灘 的沙, 性質 無分別。 學佛者 應 認清 轉迷 啟悟 是
佛陀 所說的 正覺。

三、 佛教的本質

(1) 佛教 以 佛陀 覺悟了 宇宙 人生 的 實事 真理 ─ 「緣起性空」,
為 創教 導化的 本質。



佛陀 從 覺悟中 了悟 宇宙 人生的 萬有, 都是 因緣 和合 而生 的 假相,
究其 實在, 根本 沒有 一個 永恒、 獨存、 主宰的 個體。 故此 佛教 稱之 為「空」,
世間 一切法 都 根源 於此。 因為 萬有 之體 為「空」, 故 萬有 之 體性 是 平等;
既是 緣生 而有, 既 無分別, 無分別 即能 生 大慈悲; 既是 緣生, 「我」 亦是假,
既假 即 非實我, 非實我 即 應 遠離 貪、 瞋、 痴, 即離 顛倒 夢想, 漸趨 安樂。
這是 五乘 共法, 學佛 弘傳, 不能 稍離。

(2) 佛陀 開示 從人 到佛 的 方法 ─ 「戒、定、慧」。


佛是 覺悟 宇宙 真理 之人, 把他 所 覺悟的 說出來, 指示 我們 佛徒 從人 到佛 的
修養 功夫, 就可 達到 佛的 地位。 佛以 大悲心 說 「增上學」, 革除 人類 不淨 三業;
說 「增上學」, 斷除 有漏染心, 而 成為 無漏淨善; 說 「增上學」,
斷除 顛見 邪解, 而成 無上 正偏 覺智。

四、 結語


以上 簡述 佛教 之 特性 與 本質, 吾人 學佛 弘法, 只要 能 萬變 不離 甚宗,
就 不會 引出 無所 適從的 紊亂, 也就 不至 執偏 蓋全 了。


淺談『菩薩』(作者:果邦)

原載於第22期《普明雙月刊》
1992年2月



佛教有很多被人誤解的地方,例如
把佛菩薩當作民間一切神仙鬼怪供奉祭
祉、消災解難、摧吉壁凶、求財得私,
遠遠離開了佛陀的教法。


菩薩 - 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意
思是覺有情,覺悟了的有情眾生,發願
上求佛果下化眾生,自道道他,自覺覺
他,是世間希有的大聖賢。


佛教裡有四個大菩薩,分別是觀音
(大悲)、文殊(大智)、地藏(大
願)、普賢(大行),他們各自代表
「悲、智、願、行」,他們不畏艱辛,
出入生死,廣度素生,杗生痛苦,有如
自身痛苦。


這些棄己為人的精神 - 菩薩的行
為,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贊頌和尊敬的,
也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器官捐贈(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1年11月《普明快訊》



最近看醫學刊物的報導,中國科學家成功地在白老鼠背上培育出人
類的外耳耳朵軟骨,待科技成熟後,就可以把整隻外耳移植到人類身上,
這對於矯型外科手術來說是一項大突破,因為重造外耳,以現時的醫學
科技來說是十分困難,而且效果並不理想。其實很多疾病都是依賴器官
移植來治理,生物科技的進步,帶給人類新的希望,將來可以用複製器
官而不需等待他人捐贈,但遠水不能救近火,社會上還是應多做一點宣
傳,來鼓勵捐贈器官的行動。


器官移植包括腎、心、肺和肝;而組織移植則包括眼角膜、皮膚及
骨骼,其中腎、肝和骨髓可作活組織移植。任何人死後,除了因為癌病
而逝世(患腦癌而証實沒有擴散者除外),不論男女和種族,只要器官未
失去功能,都可以捐贈。一般最適合捐贈器官的人,就是遇到意外或急
病而死亡的病人,但因為這些都是突發的事情,家屬們沒有心理準備,
所以就算是死者生前有捐贈器官的意願(如在病者身上找到捐贈卡),要
家屬同意在這時刻捐出器官,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最好的做法,就是捐
贈者在生前對家人做足心理準備,不要忌諱談及「死亡」後的安排。


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的觀念,就是希望人死後有一個完整的軀體,而
在決定捐贈器官時,親屬亦會擔心死者會否感受到痛苦,或得不到應有
的尊重。其實割除器官手術是由外科醫護人員在手術室中進行,過程會
依照一颟的消毒程序,醫生會把傷口縫好,並會慎重處理及尊重屍體,
不會令捐贈者外觀受損。最近有一則新聞報導,英國有麻醉醫師要求替
腦死亡的器官捐贈者進行麻醉,因為在進行器官切割手術時,有些病者
的脈搏和血壓會苘升,甚至身體會不停地蠕動,而這些現象令不少醫護
人員感到困擾。其實現今的醫學科技,對死亡這個過程還沒有充分理解,
若依照佛教的看法,死亡不是剎那間的事,而是一個過程,人在死後進
入「中陰」狀態時,還會留戀覑這個身體,所以在進行器官切割手術時,
要充份照顧死者的感受。捐贈器官在佛教修持上是一項大功德,佛教徒
不要為了擔心器官切割手術的安排,會影響到臨終時的修行,而放棄這
個實踐「內財施」的機會。


活在當下(作者:徐菊玲)

原載於2002年1月《普明快訊》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覺自己身邊的許多人與朋友都活在過去或未
來中。


一部份的人他們日日在追憶中生活,為生命中某個階段曾擁有的
幸福,如今已成過去而悲嘆!為過去崎嶇的際遇而忿忿不平。


另一部份人生活在想像的未來中,擔心現在強壯的身體因年老而
多病,擔心年老失去工作能力、經濟成問題‥‥


而無論是活在過去或擔心未來的人,他們共有一通病‥‥失去了
當下,不能愉快的、自在的享受當下。


是的,每個人都有過去、都有經歷,但過去的已成過去,不管你
現在怎樣追憶,怎樣悲傷,時間永不會回頭,過去是無數的現在
組成,每一個美好的回憶都應該使我們懂得珍惜當下,每一個逆
境的際遇,也使我們一樣有得著,那就是學了忍耐與包容。


我們要在生活中,看出生活帶給我們的啟發,學習感恩,學習教
訓,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培育我們的智慧,過一個充實的人生。


人生短暫,瞬間即過,太多的東西不在我們掌握之中,過去已成
過去,未來也不一定是我們想像之中,只有當下 — 現在的這
一秒鐘才是實實在在地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是否應該珍惜光陰
,把握當下。


為了過去和未知的將來而放棄了現在,是否捨本逐末?而捨本逐
末,它使人迷失。


生命只有一次,時間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而我們擁有的時間只
有當下,擁有了現在,我們也就擁有了過去和未來。


希望我們能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把生命的燭光點亮去照亮
自己,照亮他人,把目光從看重自己的焦點轉移到他人身上,做
一些幫助或服務他人的有意義的工作。讓我們相互鼓勵,一起努
力向著這個人生的目標,那麼當我們走到生命的終點,回首才不
再有遺憾。


「逆境」與「順境」(作者:梁國雄)

原載於2002年2月《普明快訊》



暴力、暗殺、戰爭、貪污、腐敗、強暴、恐嚇、飢荒、混亂、醜聞、藥物濫用、經濟危機、環境污染 … 等天災人禍事件,見諸傳媒新聞,似乎無日無之;不幸事件的發生,範圍廣泛,無論落後國家、發展中國家、高度發展的國家,可說無一倖免,給人的整體印象是:當今世界,似無樂土,人心極度不安穩。其實,上述現象,自古至今,已不斷地重複著,與順境交替,只是大多數人,由於處慣順境,有意無意之間把它忽略了吧。佛陀早已知之,並已忠告世人,如《佛說八大人覺經》謂:「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


人生難免要經歷逆境與順境,如果我們還未了解逆境與順境的意義,還未掌握到應付方法、或準備不足,那麼,必會煩惱重重,常陷逼迫之境的,下述簡釋,或許對大家有點幫助。


  1. 順境或太平盛世,負面壓力不大,人皆嚮往,是適意享樂的時刻。在享受之餘,甚少有人居安思危
    ,積穀防饑,多行善事的;大多數人,皆耽溺欲樂,難於自拔,內心充滿錯覺,以為眼前的順境是
    必然的、恆常的,會繼續不斷的;對無常的天災人禍,缺乏警覺與應變能力,當不利的、突如其來
    的變故發生,往往不知所措。明乎此,於順境時,自當不忘趁機積福修持,少欲知足,積極地培育
    智慧、慈悲、寬忍等德性。

  2. 逆境時,往往禍不單行,內外的負面壓力極大,可說進退維谷,逼迫難忍,有些人甚至想到一死
    了之,是徬徨、迷惑、受苦、掙扎、逃避、難耐、絕望的時刻。其實,逆境時,壓力大部分來自內
    心,例如:錯覺、判斷錯誤、以及不願改變的情緒反應與理性掙扎,實際情況,其實未必那麼壞,
    只要站穩陣腳,清醒腦袋,調控情緒得宜,保持一定程度的能耐,是不難找到解決辦法的。

  3. 逆境告訴我們,自己仍有不足之處,是時候要改善、增益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了,應好好把握此逆增
    上緣,學習放下自我(面子、自我形象、情緒或思想上的執著等),學習「逆境自強」,那麼,大
    多數的逆境,皆可漸漸克服過來的。

  4. 事實上,逆境與順境皆有其破壞性與建設性的兩個方面,平日宜培養對順境與逆境的平等心,對它
    們同等看待,需理性地知悉順境的陷阱、以及逆境時對個人的成長與完善的重要性。沒有逆境的挑
    戰與壓力,又怎可激發個人的潛能,去經歷人生中的風風雨雨、去警惕和防避順境時的溫柔陷阱,
    減少過錯呢?

  5. 有些逆境或難堪的變故是無法解決的,例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家散人亡,國破家亡,
    自然災害,人為戰爭 … 等情境。不幸的定業現前,在已經積極地做了該做的事、或尋求了支援之
    後,在過度期間,恐怕只能「逆來順受」;此時若有對佛法的深切了解與修持,尤其是對無常的確
    切認知與深心接受,以及修練有素的忍耐(忍辱)波羅密:忍耐、忍耐、忍耐 … 再忍耐,相信一
    定可以應付過來的。

  6. 請細心思考及背誦以下願文,於逆境時若能醒覺,將極有啟發與鼓舞作用。


    「對不可改變的事物或情況,願我能安祥地去接受它們;

      對可改變的事物或情況,願我有勇氣去面對和改變它們;

       更願我有智慧去辨出二者的分別。」


人多善忘,老生常談,未必無益,願共勉之,坐言起行。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生死教育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2年4月《普明快訊》


「生死教育」是討論有關於生存、臨終、死亡、喪親及悲傷等。這些
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問題,很少在傳統教育裡涉及,而社會上對於
生死教育亦缺乏廣泛的討論,所以當我們面對問題時,就會變得束手
無策了。相信人人都會認同,有充足的準備,對踏進人生另一個階段
是有幫助的。人類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但文化的主流,卻忽略了
「生死教育」的課題,歷史的發展,是讓這些問題由傳統信仰或宗教
去解決,這更加深了對問題的忌諱和神秘性,而當一般人對於傳統信
仰有所動搖時,問題就變得更為嚴重了。其實有關臨終及死亡等問題
的處理,不一定要涉及宗教層面,也並不需要有共同的信仰,只要相
信每個人都應該有生與死的尊嚴,抱著人與人之間應要互相關懷的信
念,像處理人生中的其他難題一樣,時常會面對不知的未來,自然就
可以把問題處理妥當。最近西方社會推行的「善終運動」,就是因應
這種需求而產生的。


在現今的年代,科學雖然進步,但我們的教育則仍然否定死亡,認為
死亡是毀滅和失掉一切。由於在成長中缺乏培育對死亡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待死亡的態度,就是把死亡當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或者把
死亡當成是自個兒會解決的事情,他們會說:「死沒有甚麼大不了,
死最自然不過了,我不會有甚麼問題的。」這些看法雖然很美,但在
臨終的一刻,就不太妙了。對死亡錯誤的認識,會引至悲劇的發生。
如有些人自殺是因為覺得死了就一了百了,有人會把死亡當做一種榮
耀,有些人相信死亡是美麗的事情,又有人會認為自焚可以得到永
生。這種種錯誤的觀念,不但累己,甚至可以有感染性,引致集體自
殺,或成為社會上的一股歪風。


目前科學的發展,對死亡的認識不深,更遑論談及有關死後的生命及
來生。人若對於來生缺乏認識或否定來世,自然就只顧現在,而做出
種種損人利己的行為。由於大多數人都相信只有現世,喪失了遠見,
於是肆無忌憚地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掠奪地球,造出種種破壞大自然的
行徑,生活自私得足以毀滅未來。


佛教的智慧,就是生死的智慧,來自釋迦佛陀的內証境界。佛陀的尊
稱,就是已經可以了斷生死的人。只要依據佛陀的教導,我們就可以
全心全意、心平氣和地把握每一秒,自度度他,為準備死亡和改變未
來而努力了。


善寧服務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2年5月《普明快訊》


醫者父母心,作為醫生,自然希望把病人的疾病醫好,使病者有健
康的生活,重投家庭和社會的懷抱。雖然現在科技發展神速,對很
多絕症都有新的突破,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生病時所受的痛苦相
對減少,但醫生還是會面對醫不好的病和絕望的病人。人有生必有
死,病人的生命會從我們手上流走。醫護人員在面對垂死的病人時,
也許會有氣綏的時候,但他們亦會時刻惦記著他們的天職,守護著
病人,與病者共度最後最艱難的時刻,而這亦是誘發「善寧服務」
的原因。(「善寧服務」是「善終服務」的別名,取其有安寧、寧
養的意思,因為「終」字始終予人有臨終、死亡的感覺,令人望而
卻步。)


善寧服務(hospice)是一個服務的觀念,為垂死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
面的照顧。
這個服務所基於的信念,就是人在生之日,其生命應受
尊重,富有意義,及應受他人所關懷。善寧服務的觀念,是超越宗
教的
,從人性的根本做出發點,發揮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的精神。
「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你一直活到最後那一刻,仍然非常重
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詳逝去,但也盡一切努力令你活到
最後一刻。」這是桑達斯醫生的說話,概括了善寧服務的方向。現
在社會上常響起有關「安樂死」的話題,討論是不是應該讓「安樂
死」合法化,病者是不是有選擇「安樂死」的權利,其實社會人士
若把精神和力量集中發展善寧服務,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善寧服務過去三、四十年來(大約七十年代開始),在外國發展迅
速,歐美各地紛紛設立各種不同形式的服務。從歷史上回顧,
Dr. E. Kubler-Ross和Dr. Cicely Saunders的工作,對善寧服務
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Dr. E. Kubler-Ross是一位精神科醫生,
七十年代時在美國工作,集中接觸垂死病人及家屬,了解病人面對
死亡時的內心反應,以及如何幫助病人及家屬面對死亡,而她的工
作,引起了社會人士對垂死病人的關注。Dr. Cicely Saunders原
本是一位護士,亦是醫務社工,她在工作上接觸到不少垂死病人,
得不到醫生和護士適心的照顧,因為醫護人員們感到這些病人康復
無望,她於是再攻讀醫科,成為醫生,並在1967年,於倫敦成立
St. Christopher's Hospice,專責照顧垂死的病人。在香港,最
先推廣善寧服的是善寧服務會,其後成立白普理寧養中心,是一間
善寧院舍。現在香港一般全科醫院裏都設有善寧服務,病者和家屬
應向醫護人員查詢,以便得到應有的照顧。


善寧服務對現代社會日益重要,其中一項原因是因為現代人的死亡
方式與過往有很大的改變。現代人的死亡過程較慢,很多時在臨死
前要面對一段頗長的艱辛歲月,而垂死病人的數目也遠較以前為多。
現代人很少會在家中過世,在臨終前還要面對醫院內陌生的環境;
同時醫護人員因工作量大,為了講求效率,會訂下很多規條讓病者
和家屬遵守,令死亡亦變得制度化。現代人物質生活豐富,但相對
以往的人而言,則比較忽視精神生活,傳統信仰又受科學發展的沖
擊,一般人對「生死教育」等課題,又欠缺正確的認識,所以當面
對死亡的威脅時,就會變得手足無措了。


善寧服務的目的,就是發揮團隊精神,專責照顧垂死的病人和家屬,
團隊的成員包括醫生、護士、社工、臨床心理學家、神職人員、義
工和病人家屬等。
參與善寧服務的人員,是希望透過合作和互助的
精神,發揮各專業人士的長處,藉以減輕病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
苦,幫助病人勇敢面對和可以安詳地接受死亡,同時亦給予病人家
屬適當的心理輔導。現代醫學上有足夠的証據顯示,心理可以影響
生理系統,所以當病人情緒低落,感到彷惶無助時,是會增加身體
上的不適和痛楚的,如果可以用適當的方法去舒緩病人的焦慮,就
是最好的靈丹妙藥了。


推行善寧服務,團隊內各成員都有其特定的職責。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無言(作者:陳家寶)

亦載於2009年6月份普明快訊

一般的觀點來說,人們的思惟是必先經過語言才表現,而說出的話則一定會發生作用,如做好事也一定有好報一?詩經、大雅、抑所說的:『無言不讎,無德不報』,即是這個意思。不過,在某些場合,保持沉默是可貴的,若大家都是怒不可遏,互相對?,這只會把事情弄糟,這時若能保持沉默,則可以讓大家的思想冷靜下來處理問題,像歌手張國榮所主唱,由許冠傑填詞的歌曲沉默是金,就曾經極為流行:『夜風凜凜,獨回望舊事前塵,是以往的我充滿怒憤,誣告與指責,積壓著滿肚氣不忿,對謠言反應甚為著緊。受了教訓,得了書經的指引,現已看得透不再自困,但覺有分數,再像以往那般笨,不抹淚痕,輕快笑著行。冥冥中,都早注定你富或貧,是錯永不對,真永是真,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所以有人說,人與人相處,有時沉默是金,說話是銀。宋˙辛棄疾˙一剪梅˙獨立蒼茫醉不歸一詞中則說:『... 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亦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意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無須多言,這又是一種無言的境界,只可意會了。


盛唐以下,佛法日漸在起伏中衰落,能始終維持佛法形象,受到一般人尊敬的,是禪宗。雖然禪宗已多少中國化了,但從維繫佛法來說,對中國佛教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禪門公案,著重意會,不重文字語言,其中最重要的一篇,可說是聯燈會要釋迦牟尼佛章中所說:『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法藏」,是佛法藏,如摩訶迦葉等所結集的;「法眼」,是悟入佛法的清淨知見。可見付囑的,是結集的法藏,與佛法的如實知見;付囑後人,要後來的護持佛法,以達成「正法久住」的目標。從此,「拈華微笑」,就被一般人看作是「禪源」,禪宗是從「拈華微笑」而來的,後來,甚至有「抹殺五家宗旨,單傳釋迦拈華一事,謂之直提向上」的(『五宗原』序)說法了。


在印度,為了究明語言與對象之間的必然關係,像「正論派」就肯定知識(語言)是客觀的顯示。「正論派」主張以知識、推論、比較、聖知識等為真知識之來源,即所謂 「名實相應」。佛教則與「正論派」相反,否定語言與其對象間的必然關係,但這並不表示佛教連語言之機能也完全否定掉,因為佛教一直為了方便就使用之,佛教對語言的基本思想是,自從《般若經》以來,都認為一切分別是由於語言表現而有的,而這樣被語言表現出來的東西,是虛構而無實體性的。於是經中主張所謂「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即「一切法空」。佛教對於語言與其對象之間的關係,是認為各各的語言並不具有任何自立存在的本體,因為,所謂本體就意謂一切概念在外界必俱有固定意義的對應物,而從「無我」之觀點上,就否定了一切概念俱有其所指涉對象的實際存在性了。


龍樹的哲學,深受般若經典的影響,所以龍樹也說任何名稱或語詞都只是一個不函蘊客觀指涉的描述,而為「言語」所指述的對象也只是被虛構的東西,亦即只是「言語的假構」(虛論)。基於這種觀點,龍樹認為透過「言語」並不能使我們把握到任何真實的事物了,但若不能真正把握到箇中奧妙,後果必然使得倫理乃至宗教上的一切失去了依歸,而墮入虛無主義的陷阱。


佛教的中道實相,即「不二法門」,是不可用語言來表述的。《維摩詰經》中講到,文殊問維摩居士何為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對此,文殊菩薩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這段故事主要是說佛教的第一義諦,不二法是離語言文字的,是在眾生的悟解和實行中,是不可以以語言文字來說明、描述的;然而這個故事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佛教的不二法是不離文字相的。維摩詰居士默不作聲,這其實是不言之言,不說之說。佛教裏講的文字並不僅僅指語言及書本上的文字,而且認為一切指稱和啟示都是文字,所以禪宗裏有“溪聲儘是廣長舌”的說法,認為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存在都在說著宇宙的真實義諦。如此看來,維摩詰居士當機不語,這豈不也是一種高明的表達形式。由此可知,第一義不是文字相,但又不離文字相。因為沒有文字相,佛教的第一義也就不能讓人瞭解了。這也就是《中論》中說的:“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的意思了。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語言般若(作者:陳家寶)

亦載於2009年5月份普明快訊


一般的觀點來說,人們的思惟必先經過語言才表現,而且語言是必具有其所指示的對象的。好像我們對病人解釋他的病情時,若果他是患上了癌症,只要他一聽到了癌病這個個字,腦海中就馬上會浮現出他平常對癌病種種可怕的認識,也不可能去分析這些資料是否正確,就會被這些負面情緒所困擾,但其實並不是每一樣癌症都這麼可怕,所以醫護人員要小心在意這些情況,以免為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如何把壞消息發放,是一門學問,不單單是醫護人員要學習,每一個人都應該對這問題多一點認識,因為世事無常,人人都會有機會面對惡耗的。當我們與人閒談時,很多時都會說到某人的名字,但大家腦海中所認識的某某,卻可能並不相同,因為可能你昨日剛剛見到某某,而對方所認識的,卻是多月前的事了,其實很多誤會,都是因此而產生,但這卻是人們的通病。

我們學習佛法,一定是從語言文字開始,所以有所謂「文字般若」,但由於語言有本身的限制,慈悲的佛陀,就用「依義不依語」來教導我們,如何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大智道論》卷第九(大正藏第25冊頁125)內有對「四依四不依」的解說:「佛經有二義:有易了義,有深遠難解義。如佛欲入涅槃時,語諸比丘從今日應依法不依人,應依意不依語,應依智不依識,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法者,法有十二部,應隨此法,不應隨人。依義者,義中無諍,(無)好惡罪福虛實。故語以得義,義非語也。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不視月?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是以故,不應依語。依智者,智能籌量,分別善惡,識常求樂,不入正要。是故言不應依識。依了義經者,有一切智人佛第一,一切諸經書中佛法第一,一切眾生中比丘僧第一。佈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如是等是了義經。如說法師,說法有種種利:一者大富,二者人所愛,三者端正,四者名聲,五者後得涅槃。是為未了義。雲何未了?施得大富是為了,了可解說。法無財施而言得富。得富者,說法人種種讚施,破人慳心,亦自除慳,以是因緣得富,是故言未了,是多持經方便說,非實義。」意思是說:我們應該理解詮釋語言文字所傳遞的意義,而不應以辭害意,並尊為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