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日 星期五

出家在家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5年7,8月《普明快訊》


昨天有朋友介紹了一位外籍比丘尼來診病,這位比丘尼是波蘭人,
三十多歲,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她從波蘭往南韓求法,跟隨禪宗禪師學佛,
出家已有數年,而最近一年則逗留在香港。閒談間未能問及這位比丘尼出家的因緣,
不過面對著她時,已感受到她深邃的宗教情操。這麼年輕就可以立定決心,
出家學佛,成為僧團的生力軍,自然是佛教的福氣,最初為了甚麼因由而出家,
已變得毫不重要了。


出家,梵語 pravrajy,音譯作波吠泮耶。即出離家庭生活,
專心修沙門之淨行,為「在家」之對稱。「出家」自古即流行於印度,
早在吠陀時代,未有佛法住世時,已有捨世捨家以求解脫者。當時的沙門,
多入山林閑寂之處專心修道,受到當時社會人士的尊重和供養。
佛教的成立,在於悉達多太子可以為了偉大的理想,毅然放棄在家時的榮華富貴,
出家修行,於成佛後以出家人組織教團,建立佛教。
佛教大約成立於公元前五百年,而出家受戒的傳承則一直流存至現在。
《普曜經.卷四》記載著世尊初欲出家時所發之四種願,即:
(一)願濟眾生困厄,(二)願除眾生惑障,(三)願斷眾生邪見,(四)願度眾生苦輪。
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釋尊出家時的動機,是如何的使人感動。
世尊在菩提樹下成佛後,就到鹿野苑說法,當時那五位陪伴著世尊在成佛前一同修行的沙門,
都皈依了釋尊,成為最早的出家眾(五比丘)。


很多人會對於出家修行的人,產生好奇心,懷疑這些人出家的動機,
特別是年輕人,會不會是因為受到感情上的挫折,或生活潦倒,屢逢逆境,
萬念俱灰而出家呢?其實出家不能成為感情的避難所,對於出家人來說,
除了「身」出家外,最重要是「心」出家,因為徒具形式,是不能達到修行的目的。
出家有出家的因緣,要時機成熟才可出家,不可強求。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三、二十四》中就列舉出二十六種不被允許出家的原因,
如太小、太老、負債者、外道等。有些人會批評年輕的出家眾,
認為他們除了放棄大好前途外,還逃避了對社會的責任,其實這些批判並不中肯,
因為出家僧眾只是在社會上換了一個角色,將他們的一生,為淨化人類的心靈而努力吧了。


佛教的大家庭,由佛教七眾所組成,在七眾弟子中,優婆塞與優婆夷二眾
屬在家眾,其餘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等五眾皆為出家眾,
稱為出家五眾。出家眾的生活清苦,戒律嚴謹,沙彌、沙彌尼要受十戒,而根
據四分律,比丘受二百五十戒,而比丘尼則受三百四十八戒,所以出家眾應受
在家眾的尊重和供養。出家眾的住世,標幟著佛教住世,戒律的傳承不滅,是
佛、法、僧三寶之一,為在家眾所皈依的對象。有社會人士批評出家眾對社會
不事生產,這個論點並不成立,因為出家眾有在家眾供養,同時出家眾也不一
定不勞動,如近代佛教大德太虛大師就提倡出家眾應自力更生呢!隨著社會的
進步,為了實踐度化眾生的目的,出家眾應更接近社群,讓世人多了解出家人
的生活,而出家眾亦要知曉社會的實況,不要與時代脫節,這樣才能擔起淨化
人類心靈的重任。


在家佛教徒,是指成家立業,過著家庭生活,而自營生計的佛教徒。在家而皈
依佛教,受持三歸五戒者,亦成為佛教教團之一員,男眾稱為優婆塞,女眾稱
為優婆夷。俗稱居士。最早的兩位優婆塞是多波薩和跋履迦,他們是商旅,路
經菩提樹下時向剛成道的佛陀供奉炒麵粉和蜜,並皈依佛陀和佛法。在家居士
亦可以受菩薩戒,稱為菩薩。又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
(緇)衣,故稱在家人為「白衣」,稱出家人為「緇衣」、「染衣」或「緇
門」;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稱為「緇素」。


記得當初與太太相識時,已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那時候,她母親曾向她
提出了一點忠告,就是擔心將來我會出家為僧!其實這是一般人的誤解,因為
信佛後並不一定要出家,出家亦並不是修行的唯一途徑。佛經中有很多大菩薩,
如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都是現「在家相」的,証明「在家」
一樣可以修行,可以度眾生。其實在家菩薩雖處居家,但心於諸境不生耽染,
如大乘經中之維摩居士、賢護即是。在家的好處是更接近群眾,形象易於為大
眾接受。不過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下實踐佛法,會面對不少困難,是「難行道」,
但對於行菩薩道的人來說,正是接受磨練的好機會呢!


2005年6月1日 星期三

如素…受戒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5年6月《普明快訊》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徒會吃素,但並不一定懂得佛教徒食素的原因,也不明白為甚麼不是所有佛教徒都茹素,其實佛教徒素食的習慣,是源於五戒中的「不殺生」戒的。戒律的成立,有其歷史的過程,佛陀在成立僧團的初期,並沒有制定戒律,而佛陀本身亦不須要守戒,因為佛陀的一切行為都是「如法」的,所以經中說:「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亦不造惡」。佛陀制定戒律,是為了淨化修行人的身、語、意三業,為了淨化人間的社會而設的。佛陀是「大醫王」,眾生都患有「心理」病,因為有些行為會影響病情,所以病人會遵從醫生的勸告,減少造這些行徑。守戒是為了治病,並不是為了討好醫生,這就是受戒與持戒的意義。


佛陀為僧眾制戒,乃是應時應地而作適當的規定。根據巴利文《律藏分別》所記載,有一次,佛陀對諸比丘說:「諸比丘!我欲靜坐半月,除送食者,誰皆不得來我處!」於是所有比丘,都遵照佛陀的吩咐,在半個月內,除了送飯給佛陀的比丘外,沒有人敢打擾佛陀的靜修。就在這個時候,有些比丘因為缺乏指導,在修「不淨觀」時出了問題。他們作不淨觀時,見到自己的身體是如此的無常、骯髒,由此而對自己感到慚羞、困惱和厭惡,感到生不如死,再加上外道魔神的誘惑,於是有的自殺,有的互相幫助對方結束雙方的性命,有的則請別人結束他們生命。有一位鹿杖沙門,在魔神的誘惑下,在一天內竟然殺死了六十位比丘。半個月後,佛陀從靜坐中出來,為諸比丘說法時,驚覺比丘明顯減少,阿難於是報告佛陀所發生的自殺、他殺事件,佛陀就制訂「不殺生」戒。


佛陀在訂立「不殺生」戒時,僅是對人而言,但隨著時間的變遷,不殺生戒被擴大到不殺動物,甚至不毀損植物。不殺生戒被解釋為不斷絕一切生靈的「命根」,令其享盡天然的壽命,而一切生靈則通常指三種眾生:人類、動物和植物。在佛陀時代,古印度人認為植物是有生命的,所不同的是,植物不能移動,而動物能移動;植物屬於具有一根的生命,而動物和人類則為六根具足。


不殺生戒還要求我們做到「不叫他殺」或「見殺隨喜」。在《如法經》(Dhammika Sutta)中,佛陀說:「不應殺生,不應該指使他人殺生,不應該贊同他人殺生,不向一切生靈施暴,無論這些生靈在這世界上是強者,還是弱者。」


戒的定義,在消極方面是不許作,在積極方面,則是必須作,受了「不殺生」戒,基本要求是不殺生,積極方面,則是茹素、救生和放生了


2005年5月1日 星期日

自我成長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5年5月《普明快訊》


數年前,美國有一位教師,曾做了以下的實驗:她私底下對班上長有藍眼睛的學生說:「根據科學研究的結果,藍眼睛的孩子是比棕色眼睛的孩童更聰明,這是一個很大的秘密,只有你們知道。」在此之後,她發現這些藍眼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不少,他們的成績也進步了,但更重要的發現是他們的行為也改變了,一些以前慣於不守秩序的學生,也變成好學生。幾個星期後,她又私下對棕色眼睛的學生說同一番話,而結果也是一樣,棕色眼睛的學生無論在成績上和行為上都有明顯的改善。


從這個實驗,可以證明「自我形象」對一個人的重大影響。這些藍眼睛和棕色眼睛的學生,在實驗前後根本仍是同樣的人,但老師的一番話令他們對自己有不同的看法,他們由於相信自己的能力比別人高,增加了自信,結果學習表現和行為都馬上改善。這個實驗證明由積極資訊所產生的正面形象,對個人表現可以引起重大的影響,而消極的訊息,則會令人產生負面的自我形象。另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小孩自我形象的可塑性,比成年人為高。


一個有良好自我形象的孩子常常感覺自己是受人歡迎的,因而充滿自信,能積極克服困難。自我形象差的孩子則常常會感覺自己不能令人滿意,自卑、膽怯,怕做錯事。自我形象一旦形成,不易改變,所以從小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孩子將會終身受益。


自我形象的形成,從西方心理學來分析,是始自孩童時代,除了受到先天性因素的影響外,後天環境的培育,亦非常重要。若孩子在出生時有先天性的缺陷,父母又不能接受現實,備受負面訊息的影響,這樣要為孩童建立一個正面的形象,是極其困難的。相反地若父母能多一點發掘孩子的優點,沖淡由先天性缺陷所帶來的負面衝激,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同時對父母的自我形象,亦有正面的作用。


從佛教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用唯識思想的十二緣起來闡釋生命的流轉,則自我形象的成長,始自在母胎形成生命時。要培育孩童的自我形象,母親在懷孕時已需要預備,因為胎兒在這時候只受母體的內在環境所影響。若從業感緣起的方向來闡述,則在懷孕前,於預備接受新生命的誕生時,已可以多做準備的工作了。


2005年1月1日 星期六

積極...精進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5年1月《普明快訊》

有一個有趣的心理測驗:當一個人在沙漠裏行走,原本水袋裏盛滿了水,
足夠整個旅途飲用,但在中途發覺水袋原來是漏水的,現在只餘下一半,那
麼你會怎麼辦呢?答案是有些人可能會非常擔心、驚恐,甚至自怨自艾、心
亂如麻,感到徬徨無助;但有些人則會選擇積極面對,想盡辦法去尋找水源。
從這個心理測驗的結果,我們不難看到人的想法是可以各走極端的,而由於
情緒與思想有著密切的關連,故亦會表現得兩極化。


情緒是具有兩極性的。它首先會表現為情緒的肯定的和否定的對立性質,
例如滿意或不滿意的情緒、愉快和悲傷、愛和恨等等;而在每一對相反
的情緒中間,則存在著許多程度上的差別,表現為情緒的多樣化形式。構成肯定
的或否定的這兩極化的情緒,並不一定互相排斥。客觀事物(或用佛教的
術語「境」)是複雜的,一件事物對人的意義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因此,處
於兩極對立的情緒,可以在同一事件中同時或相繼出現。例如為了崇高理想
而壯烈犧牲的人士的親屬,他們會體驗到至愛為了高尚情操而失去了生命的
榮譽感,同時又深深地感受著失去親人的悲傷。革命者的堅韌性,正是表現
在這樣的體驗中。


情緒的兩極性,是可以表現為積極的或增力的,和消極的或減力的。消
極的、減力的情緒,會降低人的活動能力,例如悲傷所引起的鬱悶,會削弱
人的活動能力。積極的、增力的情緒,則可以提高個人的活力,好像愉快的
情緒,能驅使人積極地工作。在不同的環境下或不同的人,同一種情緒可能
既擁有積極的性質而又具有消極的成分。例如恐懼的情緒,易於引起行動的
抑制,減弱人的精力,但同時亦會驅使人動員他的精力,與危險進行鬥爭。


我們都鼓勵人要積極地工作,勇於面對生活,但過度的勇猛,是不適當
的,亦不可能持續過久,因為這會對身心造成傷害,甚至因加得減。成功的
要素,在於持續性,擁有堅忍的精神和毅力,才能刻服困難。佛教徒的修行,
在紅塵裏,是持久的戰爭,所以特別著重積極性,如何培育「精進力」,
就是學佛者的一個重要課題了。